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敏捷供應鏈下的物流運作

2008-1-16 20: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演變為供應鏈之間競爭的今天,如何保持供應鏈較高水平的快速反應能力,也即敏捷性(Agility),已變得異常重要。 
一、敏捷供應鏈的特點及其運作策略
    敏捷作為經營管理上的概念,起源于柔性制造系統(FMS)。最初,柔性制造的目的是通過自動化使企業生產更富有彈性,提高對產品批量和品種變化的反應速度。后來,柔性制造作為一種管理思想被拓展到與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領域,從而產生了敏捷供應鏈,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敏捷物流——也就是即將在下文闡述,支撐敏捷供應鏈運作的物流模式。
    敏捷供應鏈并非一個嶄新的概念,僅僅是指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利用市場知識和虛擬企業,通過整合優化供應鏈各節點企業的內外資源,使節點企業及其供應鏈上的各項業務活動與顧客需求無縫對接,達到低成本、優質服務和快速響應的目標,從而實現供應鏈的柔性化運營。
    1、同普通的供應鏈相比,敏捷供應鏈具有下列顯著特點:
   (1)市場敏感性
    市場敏感性是指供應鏈具有從最終市場獲取實際需求信息并對其做出迅速反應的能力。以前,由于受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多數企業很少從終端消費市場來直接獲取企業所需要的各種信息,比如顧客的實際需求信息。在當時的情況下,企業一般只能靠歷史銷售數據來進行市場需求預測,并以此來指導企業的采購、排產和銷售等活動。市場需求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或發生一些異常情況,企業往往不能對其做出快速反應。但是,隨著現代通訊技術、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企業中地廣泛應用,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直接從最終市場獲取客戶實際需求信息并對其做出快速反應的能力已大為增強。
   (2)組織虛擬性
    組織虛擬性是指供應鏈中各企業通過信息技術連接起來,組成暫時性的網絡動態聯盟,共享資源,優勢互補。一旦聯盟目標實現,聯盟即行解算。組織虛擬性的程度大小主要取決于系統集成技術等信息技術的運用程度。在傳統的實物供應鏈中,信息在供應鏈中逐級轉換和傳播,轉換過程復雜,容易發生扭曲,引發牛鞭效應。但隨著因特網和XML(可擴展標記語言)的廣泛應用,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能夠直接依據同一信息源進行商務決策和反應行動。這樣,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通過關鍵信息共享,突破傳統供應鏈和時空上的限制,與相關利益共同體接成動態聯盟,形成高效率的虛擬化組織,對市場的變化做出迅速反應。
   (3)過程集成性
    傳統企業出于對資源的直接控制實行“縱向一體化”戰略,反映在物流管理上,最典型的便是從原料采購、成品制造到產品分銷都自備庫存,在比較穩定的市場環境下一般可以取得明顯的規模效益。但在競爭加速、市場需求迅速變化的今天,企業繼續沿用傳統的思維模式,必將難以適應競爭的需要。事實上,每個企業的資源和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業務領域都具有競爭優勢。因此,企業要突破傳統的“縱向一體化”模式,向“前向一體化”和“后向一體化”擴展,通過資源外向配置,尋求聯盟伙伴,將自己不具競爭優勢的業務外包,使企業變得更有柔性,增強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
    2、敏捷供應鏈的運作策略
    敏捷性是敏捷供應鏈的本質特征,敏捷策略也就成為其最為重要的運作策略。在當今急劇變化的市場環境下,采用敏捷策略,通過對終端產品銷售渠道信息的實時收集、分析匯總與傳遞,可以使企業對急劇變化的市場需求情況(包括品種變化和數量變化)做出快速反應。
    在消費者主權主導市場營銷的今天,消費者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使大規模定制產品成為必要,供應鏈運作也因此變得更加復雜。保持供應鏈敏捷性的難度可想而知,但延遲策略為敏捷供應鏈的運作提供了一種不錯的嘗試。延遲策略的核心在于產品的外觀、形狀確定或生產、組裝、配送等活動應盡可能推遲到接受顧客訂單后再確定。它可以最大化地減弱信息在供應鏈上傳遞所引發的“牛鞭效應”,以及供應鏈上各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從而減少了訂單履約風險,并在提高顧客服務水平的條件下保持了供應鏈較低的運作成本。
    要使供應鏈對市場的快速變化做出敏捷反應,采用供應商管理策略,與供應鏈上游的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企業應從供應鏈全局的角度、戰略的高度建立與供應商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以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供應鏈的敏捷性。
二、敏捷物流——支撐敏捷供應鏈運作的重要基礎
    敏捷物流使供應鏈的敏捷化運作目標不再遙不可及。事實上,許多供應鏈從最上游的供應商到最終的消費者往往會在空間地域上達數千公里甚至擴展到全球范圍之內,但卻依然能保持較高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比如沃爾瑪公司的全球連鎖分銷體系、戴爾公司的快速反應網絡等等。這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在于:這些供應鏈都無一例外的擁有一套快速反應的敏捷物流體系。
    對供應鏈來說,敏捷物流不僅意味著物流反應速度的提高和物流時間的縮短,還意味著用較少的投入獲得更多的產出。時間是企業實施敏捷物流最大的助推器,同時也是其頭號敵人。敏捷的物流反應體系即意味著物流時間的大幅縮短,在企業競爭日益以速度取勝的今天,對供應鏈管理而言,保持物流反應的敏捷性對整個供應鏈獲取競爭優勢是十分重要的。它將大大提高企業的客戶滿意度和對客戶定單的反應度。在敏捷物流管理中,企業不僅要針對客戶需求的變動及時做出快速反應,如對存貨數量的調整、對客戶訂單的修改、對配送車輛的重新調度等,而且要盡量縮短貨物的交貨時間。現在,消費者和企業對物流服務的期望值已越來越高,都要求盡可能地縮短物流時間,提高物流服務水平。
    為了解決諸如安全、遠距離運輸和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時間延遲等問題,企業需要采取一些相應的技術和對策以掃除敏捷物流的諸多障礙因素。
    1.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敏捷供應鏈上,物流運作可視化對其敏捷性是異常重要的。企業要想保持物流運作的可視化,前提條件是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有效支持其物流作業和配套管理,企業的管理者通過信息系統就可以及時、準確地獲取、查詢、處理相關的物流信息,例如客戶的訂單情況、企業的庫存變動情況、車輛的調度使用狀況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電子郵件、傳真和電話呼叫等僅僅是企業之間進行溝通、交易的一些應急措施,并不能始終保持供應鏈運作的可視化。因此,最大化地利用物流信息處理與應用技術,已成為許多企業保持物流運作在供應鏈上可視化、快速化、系統化的重要手段。“零售之王” 沃爾瑪通過采用全球定位技術,確保了所有供應鏈合作伙伴實時共享物流關鍵信息,為降低配送成本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2.友好合作關系的建立。在企業競爭已日益轉變為供應鏈競爭的今天,友好合作為企業謀求“雙贏”提供了一種捷徑,也為消除敏捷物流的實施障礙提供了可行的途徑。這里所說的合作應是企業之間長期的戰略合作,目標是滿足供應鏈上參與企業進行復雜、敏捷物流運作的需要。因此,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應是供應鏈上的企業通過緊密協作,實行信息共享與交換,共同管理訂單(包括企業的采購訂單和客戶訂單),以及進行共同配送等等。企業通過實施合作戰略,不僅可以得到供應鏈上其它企業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供應鏈上的所有資源,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物流競爭力。
    總之,面臨復雜多變的商務環境,企業之間的產品和價格競爭正在被供應鏈之間的敏捷化競爭所取代。物竟天擇,適者生存。只有那些敢于變革供應鏈管理,實施敏捷物流,進行供應鏈敏捷化運作的企業,才能從容應對快速變化和不可預測的市場需求,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