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供應商質量評價體系亟待建立
2008-1-16 14: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聯合國統計司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制造業規模已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制造大國。但不容忽視的是,在我國由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路上,企業正面臨新的挑戰:2007年,海外對“中國制造”出口產品的態度,已從過去的“反傾銷、反補貼”轉變為“產品質量有問題”。如何破解海外市場對中國制造產品的質量質疑,已成為企業乃至政府面臨的核心問題。
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環境的改善,B2B已成為促成我國企業對外貿易的主要渠道之一。繼成功打造電子商務“誠信”交易環境之后,2007年,阿里巴巴提出了外文網站的建設規劃。另一行業巨頭網盛科技也宣布要推出多語種版的“國貿通”,將首先開通英、日、韓3種語言。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荊林波認為,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看,B2B服務企業就是通過科學有效的信息服務來降低國際貿易過程中買方的采購成本和賣方的銷售成本,但在降低成本方面,僅靠日益增加的信息量顯然遠遠不夠。
沱沱網董事局主席王雙也認為:門戶網站外文版的開通,雖然有助于推動國內企業走向海外,但其效果值得商榷。目前,全球B2B市場的貿易環境已經改變,隨著網上信息的泛濫,采購方已不需要更多的供應商信息,他們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以更低的成本,尋找到質量有保障的合作伙伴。同樣,供貨方也希望能降低無效詢盤的困擾,以最低的成本,贏得更多的商機。
王雙還介紹說,沱沱網于2007年正式提出了“質量搜索”的概念,希望通過搜索引擎工具幫助國際采購商脫離眾多門戶,找到準確篩選產品的入口,通過供應商質量評價體系幫助中國出口企業,在線全面展現質量能力,從而促成買賣雙方低成本交易的實現。
荊林波表示,誠信問題已經不是制約B2B發展的主要障礙。對我國企業從生產到服務整個供應鏈的質量保障缺乏了解,是增加買方購買成本和賣方銷售成本的主要原因。
王雙告訴記者,采購方在尋找供應方時,更需要知道它是不是具有長期穩定、生產高質量產品的條件,需要知道它有沒有質量風險控制體系。
據了解,為推動更多企業建立質量風險控制體系,沱沱網去年在業內率先推出了一套科學而符合采購商采購行為的搜索方法,用以幫助采購方全面驗證供應商質量。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平新喬教授認為,供應商質量評價標準使采購方可以對從基礎信用、產品生產、銷售、服務、通關、交易記錄等各個流程和環境,對供應方進行科學而準確的評價,這將使B2B服務企業能真正深度地為買賣雙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