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淮安鐵路發展紀略

2008-11-5 1: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深秋的淮安火車站,蕭蕭落葉遮不住它的磅礴氣勢。秋風中,銀灰色的主站房形如“一”字,整個建筑方正、平穩,透著一股莊重、厚實的古典韻味。在貴賓廳,敬愛的周總理親筆書寫的詩詞《大江歌罷掉頭東》引人注目。經過檢票口進入站臺,只見28根羅馬柱依次排列,向遠方延伸,巧妙地造就了建筑外輪廓的完整和精美。
  前不久,淮陰工學院交通系前往淮安火車站觀摩實踐的同學們,在該站黨支部書記胡國榮的引領下,現場感受了這個恢弘壯觀的建筑,一個個都興奮不已。帶隊的實習指導教師張老師的一番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淮安火車站建筑外觀精美,結構設計科學合理,是我們專業學習的典范。這是記者當日在淮安火車站采訪時目睹的場景。
  淮安新火車站的建設,充分體現了淮安的歷史文化底蘊,體現了和諧、文明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科學思想,以及“以人為本、服務運輸、強本簡末、系統優化、著眼發展”的鐵路工程建設新理念。作為“2007鐵路客站技術國際交流會”觀摩樣板工程,淮安火車站受到了國內外專家和鐵道部領導的一致好評。
  現在,淮安境內鐵路正線全長81公里,有三個火車站,其中袁北站為貨運站,淮安站為客運站,淮安南站為客貨兩用站。其中,淮安站全線圖定開行貨物列車14對,客車9對,年發送旅客700萬人次,可直達北京、西安、青島、成都等國內諸多重要大中城市。
  三十年前,淮陰有個關于鐵路的笑話,廣為流傳,甚至傳到了中南海:一個農民,輾轉來到連云港東海鐵路邊,第一次看到了火車。回來后,他逢人就講火車的神奇:“那火車趴在地上都跑這么快,要是站起來跑,那不更了不得了!”淮安人的鐵路夢,就這樣透著艱辛,卻又是那么強烈……
  據有關資料記載,清乾隆年間,淮陰就已商賈云集、舟車滿驛、漕運發達。至明清時期,淮陰已形成極為繁華的大城市,人口達50萬,是南方淮、揚、蘇、杭四大名城之一。
  然而,在此后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當水路不再適應經濟發展時,淮安又幾次與鐵路擦肩而過,空留遺憾。到解放初期,這里已經衰落為中國版圖上極不顯眼的小城鎮了。
  交通的限制,極大地阻礙了我市經濟的發展。上世紀末,我市許多產品,如牙刷、紡織品、膠鞋、文具等,在國內同類產品中,質量很好,價格適中,原是暢銷產品,但由于運輸條件差,銷路越來越小。1980年,我市商業百貨站發35噸墨水往赤峰,五月份發出,1981年初才到達,在路上耗了近一年的時間,商品已經凍成冰塊了。這導致赤峰百貨站退貨,我市百貨站還得承擔往返運費,一次損失1.2萬元,使得當時的淮安、高溝兩家墨水廠被迫停產。
  “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在淮陰修建一條南通北達的鐵路,已經是迫在眉睫啊!”陳明福老人感慨萬分。
  陳明福,1987年—1990年期間,任淮陰市沂淮鐵路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他親歷了新淮鐵路籌建的整個過程。10月15日,面對記者,談及當年籌建鐵路的經歷,那種急切、奮勇直前的情緒,似乎仍在影響著他。
  那時,淮陰人為自己修建一條鐵路的熱情高漲,沂淮鐵路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設立,可以說是應運而起。作為其中的一員,陳明福深深地體會到全市人民修建鐵路的急切心情,也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那些年,他和鐵路辦的同事們一道,上京城、跑省城,一趟又一趟,上下協調、爭取立項、爭取資金,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都說朋友多了路好走,這話陳明福深有體會。淮陰要建鐵路,但當時國家對新上項目抓得緊,條條杠杠很多。時任國家鐵道部地鐵處副處長的徐大坤,就建議淮陰以鐵路改造的名義向國家計劃委員會申請立項。了解這一情況后,陳明福趕緊回到市里,向相關領導匯報,最后決定借助我市原有的廢舊鐵路,向上申請資金。經過一番運作,1989年,我市成功申請到鐵路修建資金800萬元。
  不久,陳明福又從鐵道部了解到,因山西鐵路線更新升級,一批舊鐵軌被更換閑置,準備調拔給一些二級城市。得到這一訊息,陳明福立刻著手向上申請。很快,國家鐵道部將52公里舊鐵軌調配給淮陰,極大地支持了我市的鐵路建設。
  淮陰要修建自己的鐵路了!整個古楚大地都為之沸騰,人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來支持鐵路建設。當時的淮陰市四套班子領導共認購股票一萬元,老干部何希敬兩次認購股票2000元,沭陽縣劉集小學的一些學生,為了支援修建鐵路,把他們撿牙膏皮等積攢下來的400多元錢全捐了出來;還有一些在外地上學的大學生,為了沂淮鐵路建設,把省吃儉用節約下的零花錢捐了出來。
  立項成功,資金到位,還有物資支援,新淮鐵路建設已是水到渠成。1990年1月,新淮鐵路在時屬淮安的沭陽破土動工。1994年,新淮鐵路新沂至沭陽段完成鋪軌任務。此后,沭陽至袁北段建設進度加快,等級也提高為國鐵一級。1998年3月5日,從新沂發出的一列火車首次駛達淮陰,新淮鐵路全線通車,結束了淮安“地無寸鐵”的歷史。緊接著,北起隴海鐵路的新沂站,縱貫江蘇全境后與宣杭鐵路長興站接軌,全長638公里的國家一級鐵路——新長鐵路,建成通車。2005年4月1日,新長鐵路全線貫通,納入全國鐵路網正式投入運營,淮安人終于可以在家門口坐上火車前往全國各地。
  國慶期間,小鄭終于結束了長達八年的戀愛長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把網上結識的杭州小玉娶進了家門。他說,這得感謝《淮安市中長期鐵路規劃》的出臺,正是這即將構建的“米”字型淮安大鐵路網格局和自己的執著,扭轉了丈母娘“淮安是個到杭州車都不通的小城,這樣的地方,能出什么好小伙?!”的偏見,點頭默許了他們的婚姻。新修編的《淮安市中長期鐵路規劃》,正在構建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賦予了人們對未來的無限希望。
  如果說,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那么,對于淮安而言,新長鐵路的全線開通則為其“新型工業化”第一方略點燃了新的助推“引擎”。經濟效益很快顯現。2006年9月26日世界500強富士康集團“牽手”淮安,預計到2010年,其在淮安銷售額將達上千億人民幣;2007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4.1%的增幅,達765億元,財政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這條鋼鐵“彩虹”,在促進和擴大淮安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傳播速度和范圍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它正在甚至已經架起了淮安這個蘇北腹地城市與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帶溝通的橋梁,推動淮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006年江蘇省編制《江蘇“十一五”—2020年鐵路建設發展規劃》,鐵路建設成為“十一五”及今后工作的重點。為抓住大好機遇,趁勢而上,實現“建設成輻射2000萬人口的蘇北腹地中心城市”目標,我市加快了鐵路建設步伐。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鐵路建設辦公室,專門負責我市鐵路建設的規劃、工程質量監督并配合做好鐵路運輸管理及道口管理等工作。
  2007年,市交通部門委托鐵道部第五勘察設計院修編《淮安市中長期鐵路規劃》,重點對新淮安火車站增開始發班線、寧淮鐵路項目線位、宿淮鐵路袁北站規模方案、淮連鐵路傅莊聯絡線方案等新課題深化研究,以更好地指導我市鐵路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做好規劃修編工作,市交通部門多次與編制人員交流、溝通,探討有關規劃方案及線路走向,與中心城市及相關縣區的城市規劃相協調,并與有關單位共同會商、討論。
  規劃顯示,2010年,淮安市將規劃新建淮安-宿遷-宿州鐵路、淮安-揚州-鎮江鐵路、淮安-連云港鐵路。其中淮連鐵路可作為沿海鐵路支線,通過宿宿淮鐵路,打通皖北和宿遷、淮安等地的出海鐵路通道,大大延伸連云港港區腹地。與此同時,還將對現有的新長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擴大既有線路運輸能力。而根據遠景規劃,到2020年淮安還將規劃建設南京-淮安鐵路、蚌埠-淮安-鹽城鐵路,以加強淮安南部東西向聯系。這樣,淮安鐵路將直通新沂、連云港、鹽城、揚州、南京、宿遷6個方向,最終形成新長、宿淮、淮連、淮揚、寧淮等六條鐵路交會淮安的“米”字型大鐵路網格局。
  在規劃勾勒藍圖中,我們看見,淮安鐵路正在朝著路網布局更加完美、運輸能力全面提高的方向大跨步地前進。可以這樣理解,淮安的鐵路修得越多,淮安人民邁向小康社會的步伐就越快,離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構建“和諧淮安”的目標就越近。這正是淮安人民所期待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