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在全球金融危機下努力保持經濟增長
2008-11-5 1: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彭博社11月2日報道: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的情況下,中國與印度正加大努力保持經濟增長。中印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兩大經濟體。
印度儲備銀行于11月1日宣布下調基準利率,這是兩周以來該行第二次降息。中國人民銀行也暫時取消對貸款的限制以保持經濟相對快速增長。此前中國央行已在兩個月內三次宣布下調基準利率。
亞洲新興經濟體占全球經濟增長的五分之一。但由于歐美等主要市場出現萎縮,這些經濟體也受到拖累。中國和印度政府正在刺激消費,從而防止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
印度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計劃今年另行支出2.4萬億盧比(合490億美元),并在上月告知國會眼下是刺激經濟的“正確時機”。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保持經濟增長是政府的首要任務。中國已經加大出口刺激,減少購房成本,并承諾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中印兩國有必要加快行動,實施經濟刺激方案。因為隨著海外需求萎縮,中印經濟已出現減速。
渣打銀行資深策略師馬德威表示,亞洲決策者已意識到了促進增長、防止情形惡化的重要性。在出口訂單減少、工廠生產活動收縮的背景下,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這已是連續第五個季度出現放緩。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十月份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下降至44.6。指數為50以下說明生產活動出現收縮。
中國人民銀行、印度央行、美聯儲與日本央行已采取措施降低借貸成本、刺激消費者支出并促進投資。
10月29日中國央行將一年期基準借貸利率從6.93%下調至6.66%。在美國雷曼兄弟投行申請破產之后,中國央行曾于9月15日在六年內首次下調借貸成本。此后美聯儲等六國央行聯合宣布緊急降息以應對金融危機,中國人民銀行也于10月8日宣布減息。
荷蘭國際集團金融市場研究全球主管馬克-克里夫表示:“全球經濟震蕩迫使決策者采取補救措施,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放寬。”
《華爾街日報》:中國央行將不再對商業銀行信貸規劃硬約束
據《華爾街日報》11月3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表示暫停對商業銀行信貸額度的限制,希望在全球金融危機情形下保持國內經濟增長。
在近兩個月內中國央行曾三次宣布降息。部分經濟學家對降息能否推動信貸向個人和企業流動提出質疑,因為自2007年下半年以來央行對商業銀行放貸數量進行了嚴格限制。做出這些限制旨在防止當時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出現過熱。
新華社援引中國人民銀行發言人李超的話稱,央行目前已不再硬性約束商業銀行信貸規劃。李超表示在當時通脹高企、產能過剩風險大等經濟形勢下,實施信貸限制是正確之舉。他說:“這些措施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在不加息的前提下,使用信貸配額旨在試圖限制銀行借貸規模的增長。隨著中國國有銀行朝商業化方向重組,近年來信貸配額已基本逐步取消。這些措施似乎很有效:放貸增長從2007年的17%以上降至最近幾個月的14%左右。
受海外需求減少及國內房地產市場低迷沖擊,中國經濟進一步顯出放緩跡象。在這種經濟形勢下,取消信貸配額的消息就出現了。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采購經理人指數從今年九月份的51.2下降至十月的44.6,創自2005年一月份以來最低水平。在新出口訂單減少、鋼材等建筑材料需求放緩等情況下,該指數下跌顯示出制造業活動大幅收縮。
中國經濟放緩速度超出許多分析師預期,因此引發了要求取消信貸限制的呼聲。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在上周發表的評論中建議于2009年取消貸款配額。
中國官員表示要靈活開放,尋找應對金融危機及全球經濟放緩的措施。李超表示,為防范這場危機對中國經濟金融的沖擊,有必要及時靈活地調整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相關經濟政策,力爭把這場危機可能發生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
《金融時報》:中國鋼鐵需求放緩鐵礦石價格受沖擊
據《金融時報》11月3日報道:幾周來隨著鋼鐵價格下跌,中國鋼鐵產量也不斷下滑。
然而連資深鋼鐵市場分析員都對中國鋼都唐山近來狀況表示吃驚。麥格理銀行的劉博雅說:“統計數據本就不佳,而我們在實地觀察到的情形則更糟糕。自十月以來幾乎所有的獨立軋鋼廠都已停產。大多數綜合鋼鐵廠只有30%至50%的正常產能。”
在鋼鐵產量大幅大降、價格猛跌以及來自中國汽車、機械和建筑行業的需求迅速放緩的背景下,難怪分析師、交易員等預言該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將是多年以來最困難的。
十月下旬年度基準合約談判在青島舉行的行業會議上非正式舉行。會上中國鋼鐵行業代表強烈要求降價。
由于中國消費全球近半數海運鐵礦石,因此鐵礦石銷量嚴重依賴中國的經濟增長。不過減產問題并非僅在中國出現,歐美鋼鐵企業也在大幅減產。
烏克蘭小型鐵礦石生產商Ferrexpo表示,由于鋼鐵需求和產量均出現顯著下降,公司的歐洲客戶紛紛將11月和12月的合約推遲至明年。
中國鋼鐵行業機構負責人表示,今年中國鋼鐵產量不是像先前預計的那樣增長5%至10%。中國鋼鐵工業協秘書長單尚華預計2008年中國鋼鐵產量將是5億噸左右,與去年相比增加1000萬噸,低于此前5.2億噸至5.5億噸的增長預期值。
其他分析師和銀行家認為,當前的市場狀況對買家更有利。他們一致預計,因為中國眼下鐵礦石現貨價格低于每噸70美元,遠不及年度合約中每噸90美元的估計成本,因此從明年四月開始執行的合約價格將下降10%至20%。
鋼鐵廠主管在討論更大幅度的降價,一個常被提及的數字是30%。礦業高管則表示價格可能定在10%的漲跌幅區間。礦業高管或許會將談判拖延至明年,他們期待那時市場已回暖。
定價時機將非常關鍵。礦商希望隨著中國國內供應緊縮,明年年初鐵礦石需求將回升。他們相信眼下的低價將迫使中國礦商削減資本開支或停產。根據業內估計,當現貨價格跌至每噸100美元以下時,中國多達三分之一的鐵礦石生產是虧損的。
銀行家表示有些鐵礦石廠商對價格走低前景非常擔憂,消費者和投機者仍在觀望之中。然而銀行家又表示,鐵礦石現在的價格可能很快會吸引部分消費者走進掉期市場,因為70美元的現貨價格被視為是暫時性的而非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