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重創煤炭產業鏈
2008-11-4 14:5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徐煒旋徐英
10月23日,霜降,河北邯鄲的最低溫度降到6度。當地焦煤市場不寒而栗。
“焦煤基本賣不動了,且10月份的回款率僅有區區30%。”電話里,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銷售科科長鈔玉科顯得有些著急。
就在一個月前,當國際國內大宗商品價格都在加速下行之時,國內煤炭價格還 “一枝獨秀”,而焦煤價格依然堅挺。
而今天,煤炭業獨有的輝煌已經不不再。半個月前,焦煤的下游焦炭企業 “倒閉關停潮”正在加速蔓延。
而這結果很大一部分緣于金融危機。
焦煤風光不再
“目前發運已受到很大影響,十幾個主要合同用戶中,70%表示不能再接收煤炭了,現在峰峰的客戶庫存已經爆滿,他們也多次提出再降價要求。”鈔玉科告訴記者。
以生產焦煤為主的峰峰集團主要銷售客戶為河北當地的焦化廠和鋼鐵廠,而現在這些焦化廠和鋼鐵廠已陷入生存困境。
熟知當地焦化行業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邯鄲15萬噸和30萬噸的焦化廠目前生產已無法為繼,如果繼續維持運營,每天的虧損額將高達50萬~100萬元。當地最近已倒閉和即將倒閉的30萬噸以下焦化廠將會超過十家, “倒閉關停潮正在加速蔓延”。
在河北,現在鋼鐵限產幅度已達30%~40%,直接減少了對焦炭的需求,但這僅是焦化企業倒閉的其中一個因素,焦煤價格 “死守”更是加速了焦化企業的死亡。
而30萬噸以上的焦化廠也同樣日子不好過。 “基本不產焦了,只能通過悶爐來保護設備,不然一停產設備也就報廢了。”上述人士告訴記者。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焦煤與焦炭價格倒掛。
由于下游需求疲軟,焦煤的降價壓力正在加大。據了解,邯鄲當地最近焦煤價格已下調過一次,降價幅度約20%,但仍無法扭轉需求下降的頹勢。
鈔玉科告訴記者,目前的銷售困難已經影響到了生產。根據年初計劃,峰峰集團今年計劃生產銷售焦煤700萬噸,現在看來,顯然目標已很難實現。他告訴記者,現在銷售基本靠“踹”,就是根據合同將煤炭 “硬塞”給客戶。
但截至10月24日,由于自身庫存已經爆滿,目前峰峰集團70%的用戶已明確不能再接收煤炭了。
下游需求的急劇下降直接導致整個產業鏈的資金匱乏。先是鋼鐵企業拖欠焦化企業的貨款,而后焦化企業無力償還焦煤企業的貨款。目前企業回款率正隨著時間的推移急速下滑。
記者了解到,峰峰集團8月份煤炭銷售的回款率還高達100%,9月份下降到50%,而10月份到目前僅有30%。 “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一兩個月后資金鏈就會出現斷裂。”鈔玉科表示,目前峰峰集團被欠煤炭銷售款已多達十幾億元。
降價被認為是焦煤企業自救的唯一辦法,鈔玉科表示,目前仍未看到焦化和鋼鐵的企業企穩的跡象,所以焦煤價格仍有下調的空間。
不過鈔玉科表示: “大家都在觀望,不敢貿然砸價。”據了解,峰峰集團的焦煤定價除了要與冀中能源集團其它各礦協調外,還要看開灤集團及華東煤炭銷售聯合體的價格政策。鈔玉科承認目前降價還缺乏一個 “帶頭人”。比如行業老大山西焦煤集團。
再陷危機周期?
平安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陳亮指出,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經濟預期更為悲觀,一些國際對沖基金加劇做空國際油價,這使得同為一次性能源的煤炭價格也受累。
他指出,從當前情況來看,國際價格倒逼國內煤價的壓力正加大,一旦國際價格優勢顯現,國內煤價勢必也會下降。
而煤炭行業專家黃騰認為,國際價格如果再降,進口勢必增多,引發國內煤炭價格下調,他認為雖然近期國內煤價已有所下調,但因為幅度不大仍不能算真正下降。 “煤炭行業的低谷會發生在明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期間。”他認為。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濮洪九近日表示,受出口下降、宏觀調控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煤炭相關產業產品產量下降,煤炭市場需求增速減緩。今年四季度,煤炭供需形勢與前三季度相比將會發生一些變化,有繼續向市場供應寬松方向發展的趨勢。
盡管供需形勢在變化,但與國際煤價大幅下跌超過50%相比,近期國內煤價下降幅度仍相對較小。東方證券煤炭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帥指出,由于國內兩次 “限價令”影響,國內煤價原本漲幅受到限制,所以跌幅異于國際市場可以理解。
陳亮認為,中國煤炭價格變動,相對于宏觀經濟略有滯后性。如亞洲金融危機前期,國內宏觀經濟在1998年已經明顯下降,但當年煤炭價格并未出現大跌。但是,當時煤炭產能過剩的壓力已經很大。
黃騰也指出,由于國內煤炭沒完全市場化,供求關系不一定完全反映在價格上。即使供求關系已發生了逆轉,集中度較高的大集團都不愿意降價而導致價格仍然偏高,但有價無市對各集團的現金流是一個很大考驗,苦撐一段時間后恐怕仍會出現大幅度下滑。
黃騰認為現在又到了新一輪淘汰煤炭企業的時候了,產能過剩、銷售不暢將使擴張過度、資金鏈脆弱的企業率先出局。
他認為這類似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對國內煤炭行業的影響,國內煤炭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危機周期。
與目前油價大幅下跌相似,國際油價在1998年跌入谷底,而國際煤價在1999-2000年觸底,當時中國煤價走勢與國際煤價保持一致。
國內煤炭行業在1998年至2001年經歷了最困難的時期,價格探底,而國內需求疲弱,出口也非常困難。
當時國家試圖通過關井壓產來減少過剩產能,1998年12月,國務院發布 《關于關閉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礦有關問題的通知》政府要求在1年內關閉2.5億噸產能,這占到當時全國煤炭產量的20%。
而近期,政府采取的手段也與當年相似,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煤監局和安監局也已聯合下發《關于下達“十一五”后三年關閉小煤礦計劃的通知》,計劃到2010年底至少再關閉4000余處,小煤礦總數控制在1萬處以內。
業內專家指出,下一步國家肯定會加快小煤礦的整合淘汰,以減少過剩產能幫助煤炭行業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