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煤炭經濟是否會重蹈十年前覆轍?

2008-11-4 14:5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王亞彬
    似乎一夜之間,煤炭產業從熱火朝天的盛夏跌入了寒風凜冽的冬天。
    港口、鐵路、市場各方都傳遞著一個信息,曾經被熱捧的煤炭、焦炭、煤化工產品,忽然一下子“從天堂跌入了地獄”,不斷地跌價,到處都是增加的庫存……不到半年時間,煤炭產品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為什么會這樣?美國金融危機是否會導致我國煤炭經濟陷入困境呢?10年前,煤炭業在亞州金融危機中悲情故事是否會再次上演?我們又將如何應對?長期致力于煤炭行業研究的業內知名學者田書華對此有著自己的看法。
    記者:東南亞金融危機后的幾年里我國煤炭行業陷入困境。目前,世界經濟又遇到了美國金融危機,那么,美國金融危機是否還會導致我國煤炭經濟陷入困境呢?這是很多業內人士關心的問題。
    田書華:從我國煤炭行業發展的歷史來看,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后的幾年(1998~2002)我國煤炭行業確實陷入了困境,那幾年我國煤炭行的日子很難過。但是除了這幾年外,歷史上我國煤炭供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也就是說,建國后的59年中,除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后的幾年(1998~2002)我國煤炭行的日子很難過之外,歷史上其他時候我國煤炭供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
    記者:為什么東南亞金融危機后的幾年時間里,我國煤炭行業會陷入困境呢?
    田書華:主要原因是東南亞地區是我國主要的貿易伙伴,東南亞地區的金融危機使得當地經濟發展速度大減,需求大減,因此直接影響我國的出口,從而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影響對能源(煤炭)的需求,使得東南亞金融危機后的幾年時間里,我國煤炭行業陷入困境。
    煤炭有可能陷入困境
    記者:目前,我們遇到的不是亞洲金融危機,而是美國金融危機,是否會重蹈覆轍?
    田書華:目前我國的處境應該和當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類似。因為目前美國是我國主要的貿易伙伴,美國的金融危機使得美國本國以及世界很多地方經濟發展速度大減,需求大減,因此直接影響我國的出口,從而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影響對能源(煤炭)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和當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類似,因此,未來我國煤炭也有可能陷入困境。
    記者:但是,這次美國金融危機與當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對煤炭行業影響的不同之處在哪兒?
    田書華:當時的亞洲金融危機是資金從亞洲市場抽走,資金外流,造成亞洲經濟的衰減。對于亞洲國家來說,他們沒有“世界貨幣”發行權,資金抽走直接導致導致該地區貨幣供應緊張,造成該地區經濟運行中的資金鏈斷裂,后果是直接導致該地區經濟的衰減,從而影響需求、影響貿易伙伴國(中國)經濟的發展,導致中國能源(煤炭)需求的減少,引起我國煤炭行業陷入困境。
    而這次美國金融危機與當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有很大的區別就是——美國在世界金融體系當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美國政府是利用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特性,大量發行美元。美元大量發行,就會貶值,就會形成全球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這是與東南亞金融危機的不同之處。
    記者:這將對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田書華:從這次世界主要央行聯手降息就可以看出,全球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已經開始,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的后果是促進經濟的發展或者說是阻止經濟發展速度下滑。
    在目前世界主要央行聯手降息的同時,我國也推出了“兩降一免”的政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8年10月1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從2008年10月9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7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相應調整。國務院決定9日起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可以看出未來國際、國內貨幣政策會逐步寬松,這將必然促進經濟的發展或者說是阻止經濟發展速度下滑。
    跌幅或不會很大
    記者:您的意思是,煤炭陰跌行情不會持續太久?
    田書華:從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來看,煤炭對于中國來說具有特別意義。在目前這一階段的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原油、天然氣和煤炭三大能源各占30%左右,而對于中國來說,煤炭卻提供了70%左右的能源和60%以上的化工原料。中國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少數國家之一,因為中國是石油、天然氣及水資源等相對貧乏的國家。煤炭在以后數十年里仍將作為中國比較現實的和不可替代的能源基礎。
    同時,國家正準備對能源價格進行改革——市場化。事實上,2008年兩次對電價的調整就是能源價格改革的鋪墊。在這樣的背景下,供求關系成為煤價走勢的主要決定因素,目前我國電煤合同價格依然較低,未來與市場價格接軌是大勢所趨。在這種情況下,2009年電煤合同再漲15%左右是沒問題的。
    我國煤炭市場化促使煤價上漲。2007年,國家徹底取消延續了50多年的由政府組織產運需企業召開訂貨會的作法,由供需雙方企業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自主銜接資源、協商定價的機制。雖然在2008年國家還兩次對煤炭價格進行限制,但是這兩次限價是臨時性措施,主要是當時CPI漲幅太大和保奧運會的穩定,這是可以理解的,F在這兩個問題 (CPI漲幅太大和保奧運會的穩定)都不存在,煤炭再次限價就不可能,同時國家正準備對能源價格進行改革——市場化,事實上,2008年兩次對電價的調整就是能源價格改革的鋪墊,在這樣的背景下,供求關系成為煤價走勢的主要決定因素,目前我國電煤合同價格依然較低 (與市場價差200元左右),未來與市場價格接軌是大勢所趨,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市場煤(非合同煤)來說,我們認為明年價格雖有調整,下跌幅度也不會很大,依然會在高位運行,市場煤(非合同煤)2009年全年平均價格應該還會高于2008年全年平均價格。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