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璐在下關區調研沿江建設跨江發展
2008-11-3 13: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劉曉) 萬里長江從南京這座特大城市的中間奔流穿過,97公里的長江南京段及兩岸沿線是南京新的發展黃金資源。下關段更是其中的精華部分。如何把南京這一黃金資源保護和開發建設好,真正發揮其在加快沿江建設、跨江發展和引領南京實現新的跨越中不可替代的“黃金”價值和作用?
10月下旬,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朱善璐到下關區專題調研時要求,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指導,加快沿江、跨江發展的步伐,就必須更加重視和切實做好長江開發建設這篇大文章。要把97公里的長江岸線高水平規劃建設好,使之成為帶動南京新一輪科學發展的新的增長極和發動機。
朱善璐要求,要把長江下關段的改造建設作為長江岸線開發建設的新的突破口。要高標準抓緊推進長江下關段濱江改造建設工程,使之成為濱江都市建設的標志性工程,率先迎接跨江發展的新的“長江時代”。
隨著長江沿岸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實施和跨江戰略的推進,下關段長江岸線的建設已經啟動,正在加快基礎設施改造和生態環境建設步伐。朱善璐一行登上江輪,實地查看下關段沿岸產業布局和城市面貌。“市委市政府已啟動長江濱江開發建設工程,先從下關段改造建設起步,要實現突破,把南京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和岸線開發建設優勢轉化為城市競爭力優勢,做好長江這篇大文章。”朱善璐要求下關區精心謀劃合理開發利用長江岸線資源,加快實施產業轉移調整和舊城改造,打通長江與秦淮河、玄武湖、紫金山等景區、風光帶之間的交通聯系,營造市民休閑觀光和旅游、航運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要把長江岸線資源科學合理用足用好,真正實現南京從秦淮河時代走向長江時代,從‘懷抱秦淮’到‘擁抱長江’。”在與下關區及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座談中,朱善璐說,市委市政府和幾任老領導早已確立了沿江建設跨江發展的思路決策,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和加快這項決策的實施,這也是實現南京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新突破口和新引領者。實施這一戰略,加快沿江環境建設,當前面臨著重大機遇,也已經到了不容等待、提速推進的時候,市委市政府決心已定,主要領導親自關心和推動,已成立領導機構和辦公室,下關區和各有關部門要抓住機遇,迅速行動,以立足南京發展全局的大局意識和“快馬加鞭、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和實施好這項工程,盡快改變沿江地區面貌、展現城市大江風貌,將長江下關段打造成“南京外灘”,成為全市沿江戰略跨江建設的新的龍頭帶動項目和濱江沿江建設示范項目。
朱善璐強調,長江沿線建設,首先要拿出一流規劃,參照其他城市經驗,結合南京實際,形成中國長江岸線大都市有南京特色的最好的規劃,真正實現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標準;要對整個長江沿岸進行整體謀劃,科學劃分好長江水域、長江岸線和內陸經濟腹地三大層次,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進行規劃打造,使之有機結合,互為帶動,形成全程布局、整體規劃重點開發的格局;要把長江沿線建設作為全市濱江建設的示范項目、市委市政府長江建設的重點項目和全市實施沿江發展戰略和跨江建設的龍頭帶動項目,盡快制定決策,搭建工作平臺,迅速啟動融資和項目運作,形成領導指揮有力、各部門密切配合、各相關單位高效運轉的工作職能體系,分階段、有重點地推進實施;要高標準、大手筆實施建設,真正打造精品工程,做成一個高品位、高水平、有影響的大項目,經得起時間檢驗和后人評判;要將城市、自然和文化充分結合起來,整個長江岸線景觀要以深厚的歷史文化為靈魂,以優美的自然生態資源為基礎,以繁榮現代的大都市城市形態為內容,進行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的優化調整,大力發展旅游、觀光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形成服務業集聚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市民游客觀光休閑度假的濱江風光帶。
朱善璐要求下關區進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創新,破解難題,真抓實干,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規劃先行、統籌協調、加快推進、重點突破,將長江岸線建設與城市功能提升、人民生活改善以及低收入家庭、城市困難群體保障性住房建設以及全市危舊房改造結合起來考慮,把長江岸線下關段建設成為南京市的新一輪發展標志和窗口地區,使其成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和惠及廣大百姓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