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水陸空”立體交通格局開啟富民強省新途

2008-1-13 16: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條條大道蜿蜒在三湘大地,一架架銀鷹翱翔在湖湘上空,一艘艘貨輪穿梭于四水洞庭。    “水陸空”交通大格局,使美麗的芙蓉國更具影響與魅力。2007年,湖南與世界的時空距離又拉近了一大步,立體交通開啟了富民強省的新通途,日益成為提升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快:高速拉近時空距離 
  高高的雪峰山,是阻擋在湖南東西之間的大屏障。一條高速公路穿越雪峰天險,打開了湖南東西大通道。邵懷、懷新高速的開通,是我省高速公路“五縱七橫”構架中最耀眼、最精彩的“一橫”。懷化,這座“火車拖來的城市”,也成了2007年湖南交通大發展的最大受益者。 
  2007年11月10日,邵陽至懷化、懷化至新晃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這標志著滬昆高速公路湖南段534.7公里全線貫通。從此,長沙前往懷化由原來的8個多小時縮短到4小時。通車近2個月來,物流、人流加快,資金流、信息流更多地向著湖南西部這方熱土集聚、輻射。 
  2007年是湖南高速公路年度新增通車里程最長的一年,達362公里。先后有長沙至湘潭西線、醴陵至湘潭等4條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765公里,完成建設投資155億元。 
  可以說,2007年湖南又向“4小時經濟圈”邁出了關鍵一步。目前,我省除自治州外,13個地級市全部通了高速公路,從省會長沙無論前往哪個地級市,都在4小時車程內,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4小時經濟圈”目標已指日可待。 
  我省農村公路建設在2007年同樣快馬加鞭。共完成投資90多億元,建成路面工程3.6萬公里。洞庭湖區暢通工程中,有南縣麻河口大橋、安鄉夾夾大橋、沅江赤山大橋三座大橋建成,廣大農民兄弟出行更加方便。 
  湖南“陸地”提速的不僅僅是公路交通,鐵路交通更是開啟了高速“追風時代”。 
  武廣鐵路客運專線湖南段建設順利。2007年5月29日,首片900噸箱梁在汨羅市麻園坡特大橋工地架設成功,武廣湖南段正式進入路面施工階段,將在2008年7月開始進行時速目標385公里的試車。2010年武廣鐵路通車后,從長沙坐火車到廣州將只要3個小時。 
  2007年4月18日起,鐵道部實施全國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湖南新開11對始發旅客列車,其中長沙火車站新增始發3對“D”字頭動車組列車。特別是滬昆線列車運行時間大幅壓縮,從長沙到上海僅需7小時30分,比原來時間縮短一半,旅客真正實現了千里長滬一日還,湖南與長三角的經濟聯系隨著鐵路提速而提速。 
  放眼三湘大地,以快速交通為紐帶,一個個以經濟強鎮、縣城、市州中心城市、省會長沙為核心的交通經濟圈正在崛起。交通經濟圈發揮出的威力,使我省800多個鄉鎮、1.2萬多個行政村和2300多萬人直接受益。 
  靚:空港提升凌云壯志 
  2007年12月27日,長沙黃花機場候機樓大廳人流如織,我省航空史上一個嶄新的紀錄在這里誕生:當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0萬人次,成為全國第13個進入800萬吞吐量級別機場行列。去年,黃花機場出入境人數為中部其他五省省會機場總和的1.6倍。 
  時間回溯到2006年11月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春賢在調研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時強調,要高標準、高質量進行建設,把黃花機場改造成一流空港和展示湖南改革開放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志仁告訴記者,省領導提出的“三個更”的要求讓他印象特別深刻:申請更多的航線航班,起降更大更好的飛機,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黃花機場于1989年啟用以來,現有的主要基礎設施已經超負荷運行。2007年7月開工的黃花機場擴建工程,將延長跑道600米至3200米,能全部滿足國內現有大型飛機的起降;新建9萬平方米候機樓,相當于目前候機樓增大3倍;擴建停機坪面積21.3萬平方米,停機位由目前的19個增加到42個。這項工程預測投資超過21.5億元,計劃2010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一座現代化的靚麗空港已呼之欲出。 
  無獨有偶,作為旅游勝地的張家界,于2007年5月啟動了概算總投資達17億元的荷花機場擴建工程,該機場擴建工程預計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萬人次的需要。山清水秀的湘西地區將盛開一朵與長沙黃花機場媲美的空港姊妹花。 
  芷江機場首航一年來,航班由原來的一周四班增加到每天一班,人氣之旺在中部地區支線機場中一枝獨秀。 
  空港的擴容提質一個最顯著的效果,就是促進了入境游客大幅上升,旅游產業加速發展。目前黃花機場已有20余家實力雄厚的國內外航空公司參與運營,航線網絡覆蓋到境內外56個城市,定期航線達75條。全省已有10多條直達香港、澳門、首爾、新加坡、鹿兒島、曼谷、吉隆坡等境外的定期或包機航線。2007年,張家界、鳳凰古城、芷江受降城等景區境外游客如云,全省接待入境游客達到120萬人次,綜合旅游收入6.5億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3.61%和29.22%。2007年湖南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數首次突破50萬人次,其中外籍人員占54%。在入境外籍旅客中,來湘觀光的韓國人占92.4%,其他國家按人數多少排序依次為美國、馬來西亞、泰國、澳大利亞。 
  暢:水運物流通江達海 
  2007年歲末,記者來到長沙霞凝港區,放眼望去,全長615米的碼頭水域,幾十艘超千噸級貨輪正在靠泊裝卸,北面排成一字的臺架式起重機旋轉不停。盡管由于2007年湖南秋冬連旱,湘江水位幾度降至歷史最低,超千噸級貨輪被迫半載以下進出霞凝港區,但長沙霞凝港仍然吞吐國際集裝箱9.3萬多標箱,比2006年增加1萬多標箱,創歷史新高。 
  2007年5月18日,岳陽城陵磯新港區(松陽湖)一期工程破土動工。2008年一期工程竣工投產后,其年集裝箱吞吐能力將達30萬標箱,為現港口集裝箱吞吐能力的4倍。水運專家認為,城陵磯新港的建設,是我省構建對外開放立體交通網絡的重點基礎工程,對于我省加大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的上馬在2007年獲得重大進展,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再過幾年,湘江將真正實現千噸級船舶全年都能通江達海。 
  2007年我省第一個年銷售收入跨上500億元臺階的企業華菱集團,其旗下的湘鋼、漣鋼、衡鋼,水運就一直都是這些企業最重要的運輸手段。去年,僅湘鋼物流中心水運量就達274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22%,累計降低物流費用4500多萬元。 
  省地方海事局透露,2007年我省水運一個最大的特點是水路集裝箱運輸發展迅猛。水路集裝箱運輸從1993年的1929標準箱,發展到2007年的15.48萬標箱,15年年均增長50%以上。水運集裝箱業務的快速發展,標志著湖南迎來了又一個水運的春天。 
  洞庭浩淼,風帆正起,四水奔騰,活力無限。我省擁有通航河流373條,航道總里程11968公里,居全國第3位。2007年全省港口吞吐量達9621.94萬噸,與2006年同比增長56.35%。從長株潭建設“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出發,我省加快水運發展正逢其時。水運投資省、成本低、用地少,運輸成本遠遠低于鐵路和公路。如從常德至上海,一個20英尺標準集裝箱的運價,公路是5000元,鐵路是4000元,而水運僅1700元;每公里鐵路占地30-40畝、高速公路占地約100畝、普通公路占地約15畝,而內河航道基本不占或很少占用土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