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經濟戰略轉型紀事 瞄準世界級“新坐標”
2008-11-26 13:4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00萬標箱——這是寧波—舟山港今年11月突破的集裝箱吞吐量新紀錄。
與突飛猛進的港口發展相呼應,港城寧波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十強,所轄縣(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昔日的浙東商埠小城,實現了向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跨越。
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寧波將如何實現新突破、新提升?
今年7月,寧波市委召開讀書會,市黨政代表團赴上海學習考察,邀請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倪鵬飛作關于世界先進城市發展的輔導講座……經過系統分析和深入思考,市委決策層提出,要在全球坐標系中找差距、找定位、找對手,敢于競爭,勇于趕超,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面推動產業、城市、環境各方面與國際接軌,并響亮地提出了“近學上海深圳,遠學日韓新港”的口號。
打造世界先進城市,是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更是寧波的新追求、新目標。
依托深水條件,實施港航強省戰略
寧波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是港口,”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巴音朝魯自豪地告訴記者,“港口是寧波最叫得響、最有底氣與世界先進城市叫板的拳頭品牌。”
確實,到過寧波—舟山港的人們,無不為這個“世界級億噸大港”的雄姿而折服。它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有運輸往來,擁有覆蓋全球的集疏運網絡,航線超過200條,月航班在800班以上,已成為中國大陸主要的集裝箱、礦石、原油、液體化工中轉儲存基地,華東地區主要的煤炭、糧食等散雜貨中轉和儲存基地。去年,寧波港的貨物吞吐量達到3.45億噸,名列世界港口第4位。
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屆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寧波港的發展。從提出“以港興市、以市促港”戰略,到推出“發展大港口”、“港橋海聯動”等一系列加快港口發展的新舉措,寧波的“港”與“市”一直在互動中發展。
在國家戰略中,寧波的港口資源也得到了高度重視。1996年1月,國務院作出關于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決定,明確提出以上海為中心,以江浙為兩翼,進行港口組合。去年,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港航強省”的戰略目標。擁有得天獨厚深水條件的寧波—舟山港,無疑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施“港航強省”戰略的主力軍。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寧波—舟山港一體化進程正在提速,喜人場景撲面而至。
可靠泊1萬標箱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的金塘大浦口集裝箱碼頭、舟山與大陸的連島工程等項目,都在加緊建設之中;今年初,全國首條30萬噸級人工航道——蝦峙門口外航道建成,這標志著30萬噸級船舶無須貨物轉駁就可從外海自由進出寧波—舟山港,深水良港的優勢進一步凸現。寧波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令紅興奮地告訴記者,這些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提高寧波—舟山港的國際競爭力。
以寧波—舟山港為龍頭,省內港口“聯合艦隊”已經啟航。
寧波港集團分別與嘉興、臺州、溫州等港口合作,共同建設和完善這些港口的設施,與省內這些“衛星港”之間的內支線也已開通。此外,在金華、義烏、紹興等地建立了“無水港”,依托陸上集疏運網絡,將港口口岸功能延伸至內陸腹地,為當地進出口集裝箱找到了一條新的通道。
寧波全方位參與長三角地區港口群合作的序幕也已拉開。
滬蘇浙港口群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一體兩翼”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實現寧波—舟山港與上海港之間資源的有效整合,增強長三角地區港口群的綜合競爭力,多年來一直是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需要破解的難題。
“這道難題正在找到破解的辦法。”寧波港集團負責人高興地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上海港集團與寧波港集團加強了互訪交流,并達成共識,將建立技術、業務、信息等方面的合作機制。
寧波市委主要領導說,寧波—舟山港要成為國際樞紐港,必須要發揮深水港優勢,主動參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與上海洋山港一起形成國際航運中心“雙子星座”的樞紐港格局。
借助跨海大橋,深度融入“長三角”
最近,有一個消息令長三角地區城市群的領導人興奮不已。
今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要把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的長三角地區,建設成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歷經10多年的“長三角一體化”概念,終于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這樣一個新的格局里,寧波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寧波市主要領導告訴記者,寧波要緊緊抓住國家制定長三角地區發展指導意見的戰略機遇,按照今年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寧波工作時提出的要求,加快建設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和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通車,使寧波進一步服務浙江、服務長三角成為現實。
記者驅車行駛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上,兩旁南來北往的車輛川流不息,自豪感油然而生。有關專家告訴我們,大橋通車后,上海和寧波的陸上距離縮短了120公里,在滬杭甬之間形成一個兩小時的“金三角”交通圈,這對浙江乃至長三角南翼地區的整體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將在蘇浙滬城市帶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世界級特大型國際都市圈。
面對漸行漸近的“同城時代”,寧波加快了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進程。
旅游,是迎接“同城時代”的“知更鳥”。幾年前,寧波就開始為分享長三角旅游市場謀篇布局。2010年上海世博會,更是寧波迫切希望分享的“蛋糕”。甬字號“世博之旅”如何啟程?市旅游局負責人說,市里已制訂了《寧波旅游業對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對策研究》,計劃推出四大主題的旅游體驗活動,力求打造寧波“都市與古鎮相融,文化同商業并重”的新形象,以使寧波城市整體成為上海“世博之旅”的戶外世博園。
更高層次的區域合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
近年來,寧波與長三角地區各大城市的經貿合作越來越多。南京、鎮江、揚州等城市頻頻到寧波舉行推介活動,寧波在南京、揚州、泰州等地也展開了大量投資活動,其中在南京投資億元以上的企業已有10余家,并與長三角造船業重鎮揚州市簽約了數個船舶合作項目簽約,總投資16.4億元。
寧波市領導說,今后,寧波將全面加強與長三角城市群的合作,主動承接中上游產業轉移,充分利用上海人才、科技、研發機構等創新要素集聚的優勢,加快提升寧波的產業能級與層次。
以海納百川的開放姿態擁抱世界
海洋,意味著開放。
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千百年來,寧波人循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足跡,走向世界。今天,為了進一步提升寧波的國際競爭力,更好地融入經濟全球化,寧波正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走向世界,走向開放。
梅山保稅港區是寧波提升對外開放層次的有力一著。
今年2月24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這是繼上海洋山、天津東疆、大連大窯灣、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國第五個保稅港區,是目前我國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的特殊區域。
記者日前通過一座臨時搭建的便橋,來到了梅山島。島上昔日的寧靜,如今已被大批工程車、打樁機打破。保稅港區集裝箱碼頭陸域工程、梅山大橋工程、梅山大道、鹽田大道等主干道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梅山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施金國告訴記者,梅山保稅港區的批準設立,將進一步擴大寧波的對外開放空間,為寧波服務全省、服務長三角、輻射中西部和對接海內外提供新的平臺。
與轟轟烈烈的梅山島不同,開放型經濟也悄悄出現喜人變化。
地處北侖區的紅稻數據(寧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寧波名不見經傳,但在萬里之外的美國、德國、瑞典等IT業界,卻是一個“明星”。這些國家的許多跨國公司,甚至包括金融、保險公司等部門要獲取數據、檢索數據、影像采集等,都由這家可提供外包服務的寧波企業代勞。僅美國各州地籍資料的離岸外包服務一項,“紅稻數據”年銷售收入就達上百萬美元。
“紅稻數據”是寧波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市外經貿局局長俞丹樺說,如今,寧波開放型經濟正從外貿、外資、外經等“老三外”向服務外包、涉外機構、涉外展會等“新三外”拓展,出現了“老三外”逆勢增長、“新三外”迅速崛起的態勢。今年1至10月,全市服務外包業務額達17.85億元,其中離岸外包業務額達7108萬美元,引進涉外服務機構超過1100家。
寧波市市長毛光烈向記者描繪了這個港口城市開放型經濟的宏偉藍圖:建成國際貿易平臺,引進一批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研發總部、營銷總部,到2012年,全市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實現翻番,突破1000億美元,進一步確立全國重要對外貿易口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