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貨運營銷初見成效
2008-11-26 12:3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王若懿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鐵路貨運量不斷呈現下滑趨勢,特別是鋼鐵、焦炭等大宗類貨物運量下降更為明顯,部分路線甚至由原先的運力緊張變為如今的運力有余。為了防止貨源流失,日前,鐵道部要求全路上下加強貨運營銷組織工作,主動出擊組織貨源保證運量。
貨源減少運力有余
貨源減少成為不少路局眼下面臨的首要問題。記者日前從鐵道部了解到,進入10月份以來,鐵路貨運量明顯下滑,部分承載大宗貨物的路線運量下降已不容樂觀。
大秦、侯月兩線是我國重要的煤運通道,兩條線今年分別承擔著3.5億噸和1.0865億噸的運輸任務。進入10月份,山西省煤礦開工率嚴重不足,焦炭貨源由日均裝車2000車以上降至不足700車。貨源的極速減少令這兩條線路陷入運輸困境。
此類現象同樣出現在其他鐵路局。記者從湖南省有關部門了解到,10月份,湖南省的鐵路日裝車由原來的2800多車,急劇下滑至2390車,11月初,又下降到不足1800車。短短幾十天的時間,一向緊張的鐵路運力轉變為貨源不足,運力有余。
為了緩解目前的狀況,鐵道部要求各鐵路局要充分利用鐵路大能力、低運價的優勢,積極吸引公路貨源,實現運輸能力的有效利用,并要重點關注石油及糧食運輸,保證新增運量。與此同時,鐵道部還要求各鐵路局要主動出擊尋找貨源。在保證國家重點物資運輸的前提下,貨運部門放開去向限制,特別是針對大宗貨源減少的情況,積極加大散戶和小戶的營銷力度,實現 “以白補黑、以小補大”,以最大限度地扭轉貨源不足的現狀。
主動出擊組織貨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主動出擊組織貨源成為不少路局保證貨運量的重要途徑。不少鐵路局在尋找貨源的過程中積極制定計劃,并且收效頗豐。
記者從鐵道部了解到,為保證大秦、侯月兩條線完成運輸任務,自10月初以來,太原鐵路局多管齊下解決貨運量下滑的狀況。首先,針對煤炭、焦炭裝車下降的現象,太原局放開貨物計劃和裝車限制,在不到30天的時間里,全局共營銷回焦炭32.5萬噸,化肥和糧食17.6萬噸,其他白貨12.5萬噸,實現了以白補黑。其次,太原局及站段貨運營銷人員深入到主要公路和出省口,從公路上吸引貨源,日均從公路拉回貨源20萬噸,為全局貢獻了20%的運量。
朔州車務段是大秦線的主要煤炭裝車基地。為組織貨源,該段段長帶領有關營銷人員先后10多次走訪管內廠礦、煤炭發運企業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積極組織貨源營銷。此外,該段成立了貨源組織領導組,領導組成員帶頭深入萬噸裝車點逐家了解上煤、生產、儲量情況,組織貨運人員下煤礦、上公路,最大限度地組織內蒙古、陜西等地的優質煤,確保貨源充足。
截至10月31日,朔州車務段累計完成運量7803.1萬噸,較年度推進計劃增運303.2萬噸,為大秦線年煤運量完成運輸任務提供有力支持。
其他路局也紛紛展開行動組織貨源。記者了解到,沈陽鐵路局運輸部門先后組織召開了由煤炭、鋼鐵、糧食等行業144家企業參加的貨運營銷座談會,對企業產運銷情況進行摸底,了解企業運輸需求,并幫助解決運輸中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該局成立了以站段為主體的39個貨運營銷小組,大力開展貨運營銷攻堅。為穩定現有貨源,他們對156家老客戶實行長期運力傾斜政策,確保完成年度計劃;武漢鐵路局強力拓展貨運營銷,全面放開貨運計劃,堅持以零補整、以雜補主、以小補大等措施,主動出擊組織貨源……
業內人士認為,鐵路部門之前更多是被動型服務,坐等貨源上門。此次,貨源減少雖然給鐵路部門造成不利影響,但各鐵路局主動出擊,千方百計組織貨源的做法,為其提供了一個強化服務、貼近市場的好機會。從長遠來看,對于其由被動服務轉向主動服務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