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七臺河經濟凌空跳躍風騷獨領

2008-11-25 14: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8年,作為全省最小的地市,七臺河市又一次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前三季度全市主要經濟指標中,GDP、全口徑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國稅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居民收入6項指標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這六個“全省第一”,毫無疑問地表明:前三季度七臺河市經濟已經實現又好又快、跳躍式發展。成績是怎樣得來的?這與七臺河市委、市政府近幾年來堅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煤炭產業與非煤產業兩手抓兩手硬的科學發展思路是分不開的。 
優化結構    咬定青山不放松
    影響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是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問題,因為結構決定了增長方式。作為煤炭資源型城市的七臺河市,煤炭產業一直是“一柱擎天”,煤經濟“一枝獨秀”,是反映七臺河市經濟發展程度的“晴雨表”。而作為資源型城市,如果不及早謀劃轉型,隨著資源逐漸枯竭,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矛盾便開始集中顯現。七臺河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認識到,促進城市轉型,已經成為事關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戰略問題。必須在煤炭經濟形勢尚好的情況下,居安思危,為子孫后代謀劃好發展出路。同時要迅速融入我省東部經濟圈,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于是,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成了七臺河市近幾年持之以恒并不斷加大力度的重點工作。
 
    在煤與非煤結構上,七臺河市一手拉伸煤炭主導產業鏈條,一手積極發展非煤和高新技術產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上,鞏固增大二產優勢,努力壯大三產。目前,七臺河市煤炭精深加工比例逐年上升,精煤已經有50%以上進入精深加工環節,在未來幾年里有望達到精煤不外賣,全部就地轉化增值。煤化工鏈條逐步拉長,煤氣制甲醇、焦油加工、粗苯處理能力都走在全省前列。正在謀劃中的甲醇制二甲醚項目已經列入全省重點推進的大項目。在非煤產業發展上,緊緊抓住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幫助資源枯竭地區實現經濟轉型的政策機遇,培育資金技術密集型新興產業。出臺各種扶持政策,使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現年均達30%以上。
花開并蒂    “非煤”也要領風騷
    七臺河市把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產業作為防止煤竭城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對非煤產業傾注更多的精力,對非煤項目給予更加優惠的政策,使之與煤經濟“花開并蒂”。目前已初步形成家具、農畜產品加工、機械、制藥、新型建材等接續產業集群。非煤產業不再是經濟大舞臺上可有可無的配角,大有和煤經濟聯袂擔綱,共唱跳躍式發展大戲的勢頭。
 
    聞名遐邇的七臺河雙葉家具公司,堪稱全國家具業龍頭企業。近幾年在七臺河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引領和優惠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得到長足發展。到2007年末,固定資產達到3.08億元,銷售收入3億多元,納稅3350萬元,其產品暢銷國內外,是真正的原料、市場“兩頭在外”企業。
 
    在雙葉家具的引領和帶動下,七臺河市78戶大中小企業競相發展,并逐步形成了一條木制品產業帶,木制品產業作為七臺河非煤支柱產業,現已形成規模化、集群化,去年實現工業產值4.5億元,上繳稅金5000萬元,均占七臺河市煤焦電以外工業的20%以上。
 
    高起點發展制藥業,引導扶持七臺河制藥廠、康威保健品等企業掛大靠強,快速做大,把制藥業發展成重要的新興產業。不久前,七臺河制藥廠正式投產,這家集科研、生產、營銷為一體的新型現代化高科技制藥企業的投產,不僅填補了全省新型包材大輸液項目的空白,而且也將促進七臺河市制藥業實現跳躍式發展。
   
    利用地處全省東部城市群中心的區位優勢,以及域內及周邊農業縣、國營農場等一小時經濟圈的農畜產品資源,七臺河市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建設大型龍頭企業,引進知名品牌,如今,大森林集團、五方豬肉、龍湘煙葉、林泓米業等規模較大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已經發展到34戶,年銷售收入可達15億元。
 
    依托勃農興達公司小型農機的品牌優勢、礦山機械設備的銷地市場優勢,七臺河市用先進技術改造和發展農機、礦山設備等企業,使機械制造業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勃農興達公司作為我省東部地區最大的農機生產企業,產品銷售覆蓋全國,今年截至10月份,已經實現銷售收入4700萬元。
 
    新型建材產業已建成宏源矸石磚、德利能源粉煤灰砌塊等5個規模較大的以煤矸石、粉煤灰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項目,粉煤灰砌塊生產能力24萬立方米,煤矸石空心磚生產能力2億塊,粉煤灰水泥生產能力30萬噸。
爭強攬勝    三產更有好風光
    促進第三產業發展,是七臺河市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手段。2007年,七臺河市三次產業結構已經調整到10.2:51.8:38,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不斷提升。
 
    “要想富,先修路”。七臺河市把交通運輸業作為發展第三產業的“重頭戲”,2006年以來,實施大通道建設僅地方投資就達8億多元,使七臺河與周邊市縣全部實現白色路面連接。以BOT方式建成77公里長的七密公路,把七臺河與密山的車程縮短至一小時以內,極大地方便了煤字號產品外運和密山國營農場、北興農場的糧食運輸,把蔬菜等農產品出口俄羅斯的通道直接延伸到了口岸,七臺河的菜農早上采摘的蔬菜當天就可以端上俄羅斯人的餐桌。
 
    發展現代物流業,于2010年前初步形成七臺河市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的一體化大物流,這是七臺河市在發展現代物流業方面的規劃。目前,七臺河市擁有一個較高水平的物流中心,對全市物流業的發展進行統一規劃和實施。新興物流園區一期工程已經竣工,二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年運送能力達1800萬噸,輻射全省,運送服務已延伸到全國各主要城市。在2010年前,還要通過建設新興物流園區、茄子河物流園區和桃山物流園區,逐步建成聯系國內國際的物流信息和運輸平臺,搞好倉儲、裝卸、保管、分貨、配貨、流通加工等基礎工作,廣泛開展干線運輸、集貨運輸和配送運輸,逐步建成聯系國內國際的物流信息和運輸平臺。
 
    商品市場日益興旺。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七臺河市商品市場也日益活躍,商業設施規模、網點布局和經營管理水平都得到了較大提高。新瑪特購物商場,友誼商場和家樂購超市等新興載體應運而生;先后形成了蔬菜批發、糧油批發、建筑裝潢、鋼材、木材等各類專業市場11個,2008年又引進義烏客商組建了義烏小商品專業批發市場,市場建設累計投資4億多元,年交易額近10億元。
 
    近兩年,舉辦各類大型展會讓七臺河人嘗到了甜頭,展會經濟迅速發展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年一度的勃利農機節,每次簽約訂單都達五六千萬元。更令人矚目的是,今年9月,七臺河市成功舉辦了2008中國七臺河家具節暨家居文化博覽會,全國各省市166戶企業及俄羅斯、韓國、日本代表團參展,簽約項目22個,簽約額6.6億元,極大地提高了七臺河經濟外向度。
 
   除了流通領域,服務業也以迅猛的速度發展。金融、房地產管理、公用事業、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社會福利事業等百業俱興。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