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辯聲猶存 轉型升級大幕拉開
2008-11-25 10: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李協商王京
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而在這個鋼價的“冬天”爭論更加激烈。
目前,在鋼鐵業產能過剩似乎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的前提下,為什么爭辯的聲音仍不絕于耳?這或許更多是對過去結論的思考。同時,在辯論的背后我們也已發現,鋼鐵業結構轉型的大幕已經拉開。
鋼鐵產能應在動態中平衡
這幾月來,國內鋼材價格呈現持續下跌,“除有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國內鋼鐵產能急劇擴張,產量增長,供需矛盾凸現,供嚴重大于求。”上海市鋼貿商會戰略與管理工作委員會主任任慶平告訴記者說。
上海楊浦鋼貿商會秘書長黃世益同樣指出,價格出現暴跌,盡管有客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但在市場上仍表現為供量過大,需求萎縮,價格比混亂,這就是供嚴重大于求的表現。
同樣有業內觀點認為,國內鋼材生產增速的急劇回落,乃至下降,也表明中國鋼材產能過剩問題浮出水面,尤其是熱軋產品過剩問題較為嚴重。
支撐該論點的是這樣一組數據,今年8月份,中國鋼鐵產量出現明顯下滑:8月全國生鐵產量4005萬噸,同比下降1.5%,環比下降4.6%;粗鋼產量4257萬噸,同比增加1.3%,環比下降5.2%;鋼材產量4780萬噸,同比下降0.2%,環比下降6.3%。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甚至認為,“中國鋼鐵工業的超速增長與數量擴張,差不多已呈‘強弩之末’”。
據了解,目前在32家鋼鐵類上市公司中,17家企業存貨比年初增幅超過50%,南鋼、廣鋼存貨占總資產的比例在40%以上,武鋼10月份的廠內庫存高達80多萬噸,寶鋼三季度的存貨價值也達到521.4億元。
這一切似乎都已經表明了鋼鐵行業的產能確實已經出現過剩。
而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的教授袁鋼明卻表示,這只是市場波動中比較正常的產品的積壓,并不是產能的過程。同時認為,現在并不能做出結論,說中國的鋼鐵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
中華商務網華瑞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馬忠普也認為,“應該辯證看待目前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目前在國內各大鋼鐵企業紛紛減產、限產的情況下,并非存在過分的產能過剩。主要原因還是由于經濟增速回落,鋼材需求減弱所致。”
其實,鋼鐵業產能是否過剩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早在2005年,中鋼協已經明確提出,“鋼鐵生產的總體產能已經由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要轉向產能過剩。”當時,面對產能過剩的現狀,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我國將在兩年內淘汰1億噸落后的鋼鐵產能。
然而,配合經濟的高速增長,旺盛的需求,中國的鋼鐵產量自2005年以來不降反升,由原來的3億噸產能到今年有望突破5億噸。
因此,有業內專家建議,對待產能過剩問題,不應預設“中國對鋼的需求最多不會超過多少”這樣的前提。由于我國經濟的過渡性特征,一定的過剩鋼鐵產能是必然的,某種程度上也是為減輕行業周期性震蕩所提供的一個回旋空間。產業部門之間產能的平衡是在動態中平衡的,不可能絕對平衡。
結構性調整已成大勢所趨
但是,由于政策調控的相反效果卻似乎開始顯現,在原來調控被抑制的螺紋、建材等低端產品在此次鋼價大幅調整卻成為了市場上的“香餑餑”,而原來鼓勵的高附加值產品卻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從市場傳來聲音,螺紋、建材等低端產品與板材等高附加值產品已經產生“倒掛”。
具有多年市場經驗的黃世益舉例說,近期鋼市里屢屢出現高附加值品種價格低于低端品種價格的現象,就拿一向比螺紋鋼高出300~500元/噸的熱卷,價格幾度與螺紋鋼持平,甚至低于螺紋鋼,這是多年來所罕見的。
“若是供不應求的話,螺紋鋼高于熱卷價格的行情是不可能出現的,如果出現那就是非理性的、不可思議的。”黃世益分析,“若是供求關系平衡,將有兩個可能:螺紋鋼可能趨跌至與熱卷保持合理的價格比,另一個可能是熱卷有上漲的空間,上漲至與螺紋鋼合理的價格比。”顯而易見,“目前鋼鐵供應鏈上這種現象并不屬上述兩種情況”。
有業內人士分析,鞍鋼鲅魚圈、首鋼曹妃甸等諸多寬厚板項目的投產,2010年后該產品有產能過剩的風險。
針對結構性產能過剩的爭辯仍然存在,馬忠普認為,盡管今年的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以鞍鋼鲅魚圈、首鋼曹妃甸等板材項目,但由于此類項目由于對資金需求較高,因此產能集中釋放的壓力并不大。
“結合目前國際環境,這主要是下游汽車、造船、家電等高附加值用鋼行業的需求疲軟所致,并不能認為高附加值產品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馬忠普認為,政府節能減排的既定目標不會變,仍會加大對落后產能淘汰的力度,而且此次鋼價調整對行業的轉型是個機會。
在產能過剩的辯論聲中,鋼鐵業的轉型的大幕已經拉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楊建龍對記者表示,“中國鋼鐵業的根本問題是產業結構問題,借政策效應的良機完成產業戰略轉型才是關鍵中的關鍵。”鋼鐵工業要做大做強提高市場競爭力,其根本出路關鍵還在于結構轉型。
近日,溫家寶總理在上海寶鋼考察時強調,“我們的問題,不僅是產能過剩,而且是落后產能過剩。所以,我們必須通過兼并重組,來保護先進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度過這個冬天,鋼鐵業不僅站住了,而且應該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