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時船舶動態過閘計劃試行 三峽兩壩船閘運行效率大增
2008-11-25 9: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10月7日起,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試行三峽至葛洲壩船閘4小時船舶動態過閘計劃(簡稱“4小時計劃”),由三峽通航指揮中心每隔4小時滾動發布一次船舶過閘調度計劃。此舉終結了已實行27年之久的三峽河段24小時船舶過閘計劃。
這將給船閘通航效率帶來哪些改變?航運公司從中將獲得哪些益處,對完善4小時計劃有何建議?日前,記者隨三峽通航管理局通航指揮中心主任施惠麗一行沿江而上深入調研。
三峽至葛洲壩 船舶監管系統基本建成
據了解,自1981年葛洲壩船閘通航以來,三峽河段過閘計劃一直沿襲每日發布一次24小時調度作業計劃的做法。為了排上計劃,許多船舶動用多種手法謊報過閘時間,尤其是可優先過閘的客船,經常打出“提前量”,這往往造成船閘等船現象,不僅降低了船閘通航效率,而且影響了調度作業計劃的嚴肅性。
為實現“即時過閘,隨來隨走,讓船方效益最大化”目標,三峽通航管理局加緊建設現代化信息技術系統。自2003年起,該局自籌資金建設了船舶定位系統、兩壩聯合調度系統等。2006年交通部先后投入7000余萬元,建立起了“七站一中心”長江三峽至葛洲壩船舶監管系統,通過VTS、CCTV監控、GPS、調度、網絡傳輸、支持保障等六大子系統,實現了對三峽59公里河段的全面監控。該局還將航行于此河段的船舶信息全部輸入系統,通過GPS船載終端,掌握了3000多艘船舶的動態信息。
該系統自今年5月投入試運行。借助這一平臺,該局自9月20日起取消了船方通過電話、傳真申報過閘的方式,開始采取GPS報閘和在錨報閘(針對未安裝GPS的船舶)兩種方式,10月7日開始試行4小時計劃發布的調度模式。
GPS報閘,是指安裝GPS的船舶在發航后,通過船載終端填報和發送過閘申請,申報信息即可進入三峽通航管理局船閘計劃申報系統(即BS端)。之后,通航指揮中心人員在GPS系統上可查看船舶運行軌跡,準確推算船舶到達時間。隨后,船舶進入三峽大壩上游的巴東大橋(下行)或葛洲壩下游的枝江大橋(上行)兩條報告線后(距到閘3個多小時行程),自動進入調度計劃編排系統(即CS端)。系統則自動進行過閘順序編排,生成4小時計劃,于每日的3時、7時、11時、15時、19時及23時,通過GPS系統、因特網及錨地和政務中心電子顯示屏等渠道對外公布。
船舶過報告線后才進入計劃編排,保障了船舶到達的可信度,增強了計劃編排的有效性,船閘不再因等船而耗損時間或因取消計劃導致閘室利用浪費,使閘室利用率有效提高。10月7日至11月20日,三峽船閘共運行1004閘次,通過船舶6381艘次,南北線船閘利用率分別達73.6%、70%。實行4小時計劃前,同期相關數據為964閘次、5671艘次和68.2%、67.02%;實行4小時計劃后,三峽船閘多運行了40閘次、多通過船舶710艘次,閘室利用率分別增加了5.4個百分點、2.95個百分點。
GPS船舶待閘時間 縮短20余小時
待閘時間過長,一直是困擾船方的老大難問題。采訪中,湖北省、重慶市42家貨運船舶公司的負責人不約而同地表示,4小時計劃的實施,帶來眾多益處。
首先,船舶過閘更便捷,待閘、申報時間大大縮短,船東經濟效益明顯增長。42家貨運船舶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實施4小時計劃以前,GPS船舶過閘平均待閘時間為29.77小時,現在平均為6.5小時,平均縮短23.27小時;以前遠程申報船舶過閘平均待閘時間為20.92小時,現在平均為10.71小時,平均縮短10.21小時。干散貨船“金安88”等以前要到錨申報,在葛洲壩下的臨江坪一帶常要待閘1天多,現在利用GPS申報,船員自己就能算好時間通過枝江大橋的報告線,接收到計劃后,控制好航速前進,直接就可過閘。
巴東楚渝船務公司負責人表示:“現在待閘時間縮短了,基本不會出現貨物壓港現象,貨主滿意,我們的經濟效益也明顯增長。每月長途航線能多跑一兩個航次,短途能多跑3至4個航次。每趟按1萬元利潤計算,一年也可多賺15萬元左右。再加上節省下來的燃料成本等,效益增長很可觀。”
其次,少拋錨、少應酬,隱性經濟效益增長不容忽視。傳統調度方式以到錨申報為主,船方申報過閘要帶齊證書到上游的中水門地方過閘管理處、三峽水上政務中心申報。采用GPS申報后,船方無需下船即可完成。一些外地船舶貨運公司專門設在宜昌或三峽壩區的工作組,有些被直接撤消,有些縮小了規模。這樣,每家公司每月僅節約辦公費及計劃申報相關費用就達6000元左右。
最后,實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過閘秩序,從根本上為“陽光通航”創造環境。施惠麗深有感觸地說:“4小時計劃解決了20多年來一直困擾我們的調度行風及職務犯罪等問題。過去,調度人員直接與船員、船公司接觸,難免出現一些問題。如今,調度人員只需與信息化設備打交道,這就消除了可能滋生行風問題的土壤。”
GPS系統將成 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一些船方也反映了一些問題:GPS申報有時會出現不成功或到錨不確認的現象,與鄰近的重慶港航局等部門的GPS系統不能完全兼容,高山峽谷有信號盲區,GPS難以申報和接收計劃,船員水平參差不齊,申報手續需要進一步簡化……
針對這些問題,三峽通航管理局十分重視,并于11月20日召開業務專題研究會議逐條分析研究。施惠麗表示,該局將有針對性地完善GPS系統,提高報閘成功率。同時,將處理意見分門別類地告知船方。
據悉,未來一段時間內,三峽通航管理局將借助此系統,搭建起與船方合作的信息平臺,把實時的船閘運行情況、庫區水位、天氣等信息直接“送上船”,給船方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務。同時,通航指揮中心也有意設置查詢過閘計劃安排的聲訊電話,以滿足船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