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從1到1.6萬中國貨代業全開放

2008-11-25 1: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新中國成立以后,在解放區已有的機構和人員的基礎上,逐漸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國營國際貨運代理企業,這就是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簡稱外運公司),它屬于國家對外貿易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各外貿進出口公司的貨運總代理。
  同時,以國營企業為主導,對舊中國遺留下的“洋行買辦式”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它為改革開放“打掃干凈了房子”。建國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外運公司克服重重困難,千方百計完成了我國的外貿運輸任務,支持和配合了我國對外貿易。1978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06億美元,貨運量為3000萬噸。當時外貿運輸十分困難,港口擁擠壓船、壓港、壓貨;鐵路運輸礙口多,經常對外貿物資停運限運;航空和公路運輸能力薄弱。在這種情況下,國際貨運代理獨家經營,受服務地域、服務項目、服務能力等的局限,力不從心,為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國際貨代經營管理體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體制改革:從1家到1.6萬家第一步,下放經營權。1979年先是中央下放外貿經營權給京津滬三市,廣東、福建兩省,作為試點。國際貨代業務也由外運總公司下放給上述三市,兩省的外運分公司經營,擴大了地方經營權,之后隨著外貿經營權的下放,國際貨運代理業務經營權也相當應下放給地方。
  第二步,兩家經營。1984年國務院《關于改革我國海洋運輸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為了搞活經營,允許一定程度的交叉,中遠(中國遠洋運輸公司)、外代(中國外輪代理公司)可以承攬部分貨物和租用少量船舶,與貨主建立直接承托關系。”
  第三步,政企分開。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對外貿易運輸公司和外貿部運輸局是政企合一單位,兩牌子一套人馬。1985年國務院批準外經貿部增設外貿運輸局,實行政企分開。
  第四步,多家經營。198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文件規定:“船舶代理、貨運代理業務實行多家經營,分別由船公司和貨主自主選擇,任何部門都不得進行限制。”由于實行多家經營,徹底打破了大鍋飯的體制,實行市場運行,結束了外運公司貨運總代理的歷史。1995年6月,國務院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運輸代理業務管理規定》,以國家最高行政法規對國際貨運代理業進行了行業規范,對多家經營,開展競爭的新體制,予以肯定。從1984年以前只有一家,到2008年5月底,全國共有16199家,國際貨運代理形成了一個不小的行業。而與此同時,外運公司也由1983年的資產不足5000萬元,達到了目前資產超過300億元,并且增加了快遞業務,壯大了空運、倉儲業務,正向綜合物流企業發展。2001年6月,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成立,標志著中國國際貨代業的壯大和成熟。對外開放:請進來與走出去1986年日本山九公司就與中國外運公司在天津合資成立天山國際運代理公司。之后日本國際運代理企業在中國辦了許多中日合資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但是他們并不滿足,由日本運輸省出面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國際貨運代理市場,甚至探討在中國設立日本獨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的可能性。1990年美國海運署要求中國開放國際貨運代理市場,1992年“中美海運協定”會談中,中國政府同意美國船公司在中國建立其子公司,并可以經營四項業務:訂艙,簽發貨物收據,結算運費,簽訂其他運輸合同。1993年歐洲共同體國家的船公司也要仿效美國的做法。馬士基公司首先進入中國市場,渣華、達飛、鐵行等船公司也相繼進入中國市場。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國的船公司也在中國設立子公司。1995年美國又要求中國政府給其在華船公司增加到7項業務:訂艙、集裝箱拆裝業務。簽發貨物收據,收取運費和其他核準的運輸費用,維修和保養集裝箱及其設備和聯系及與卡車運輸公司簽訂運輸合同,并可以為第三方服務。接著歐共體國家也要求中國政府讓他們在華的船公司享受上述7項業務的待遇。2001年12月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簽署服務貿易協定時,中國政府承諾四年以后對外開放國際貨運代理市場。2005年12月11日,中國政府宣布正式對外開放國際貨運代理市場,允許外商在華設立獨資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
  但是應該承認,與外資貨代企業積極在華設立獨資公司相比較,中國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走出去做生意的數量太少,規模太小,路子太窄,國家和企業對“走出去”缺乏創新精神,對出國人員的待遇受平均主義的束縛,對出國人員的任期限制太死,對海外企業的管理缺乏科學的目標管理。因此,對世貿組織給予中國的權益和機會沒有充分利用。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外貿進出口貨運量增加50多倍,不斷成長,不斷發展,不斷壯大的中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