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縫對接鋼鐵供應鏈
2008-11-20 11:3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王亞彬楊世新李協商發自上海
鋼材流通中心所在地城市有著豐富的資源或物流優勢,他們在打造鋼鐵現代流通業中,有什么樣的新理念和思路。我們不僅要了解市場,還要了解市長——與市長對話,會讓你了解政府的所思所想,給你打開一扇嶄新的窗口。
下游需求萎縮,鋼價持續暴跌仍未見底。全國鋼消耗量最大的區域之一——江蘇鎮江,這里曾擁有巨大的鋼材需求,造船、機械制造業異常發達。那么,現在這里的下游行業現狀如何?發展鋼鐵物流有哪些新模式,正在經歷哪些挑戰?為此,在第三屆鋼鐵貿易商大會間隙,本報記者采訪了鋼材流通重鎮——鎮江市副市長馮士超。
地處鋼材消費核心區域
現代物流報:鎮江在打造鋼鐵物流強都方面擁有哪些優勢,我們如何利用優勢?
馮士超:江蘇省擁有巨大的鋼材需求,是承接新一輪國內外裝備制造、機械制造、船舶制造梯度轉移的重要區域,周邊60公里覆蓋了南京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周邊100公里范圍內的鋼材需求量達到3000萬噸左右。而鎮江市就地處江蘇省的中心,長三角的腹地,鎮江的交通優勢非常明顯。現在我們這里具有水鐵公、江海河六位一體的交通區位優勢,物流需要的六個方面的交通條件我們都具備了。擁有長江深水岸線1600米,與寧杭、滬寧、沿江、寧通和京滬五條高速公路的集點——潤揚長江公路大橋的出口相聚800米,京滬高鐵、滬寧城際輕軌、寧杭城際輕軌正在建設中。
所以鎮江市人民政府與惠龍港國際鋼鐵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聯手,正在左手打造一座高效率、低成本的現代化鋼鐵物流基地——惠龍港國際鋼鐵物流園區。鎮江市人民政府通過鋼鐵物流基地對社會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形成物流供應鏈無縫對接。
搞加工配送,激活下游需求
現代物流報:鎮江在過去和現在在發展鋼材產業鏈中遇到哪些困難和挑戰?都是怎么解決的?現在的金融危機會不會對鎮江的鋼鐵物流發展產生影響?
馮士超:我們規劃建立兩大中心:一是鋼材加工中心,采用引進與合資相結合的方法,按周邊用鋼分類建立較完善的鋼材加工體系。根據周邊裝備、機械、船舶、汽車制造等生產廠家的需要,將鋼材加工成半成品直接配送到終端用戶,使周邊用鋼企業可以零庫存生產,減少資金占用,縮短生產周期。鋼材港區市場內運轉,集中規模加工,不但節約了二次轉運、裝卸費用,而且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鋼材成材率。二是鋼材配送中心,與江蘇省聯運公司合作建立鋼材配送中心,成立江海河直達配送船隊和陸上運輸車隊,建立運輸網絡管理系統,將返程的空船、空車集中開展返程順帶配送運輸服務,從而降低運輸成本。這樣上下游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產業鏈,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較小。
當前的金融風暴,我們既要重視它,更要堅定信心。我們在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內需拉動政策的同時,地方經濟也在動用一切的力量刺激需求。要全力以赴幫企業解決問題,能上的項目趕緊上,能抓住的機遇趕緊抓住,穩定市場,而且鼓勵引導企業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產品結構的調整。
與上海互補互惠
現代物流報:現在上海的流通商都去到鎮江投資,鎮江準備在這方面如何承接上海的產業轉移?
馮士超:我們鎮江剛好在上海經濟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匯點,所以兩邊的優勢我們都能體現,我們是接受上海經濟輻射和南京經濟輻射的最佳位置,我們跟上海是一種互補作用。
打造現代化綠色鋼鐵物流園區
現代物流報:鎮江政府對于鋼鐵物流基地 (園區)有何規劃?發展目標是什么?
馮士超:鋼材物流基地吞吐量近期是達到3500萬噸,未來目標上億。
惠龍國際遠景是建成具有 “四個統一”、 “五大功能”的現代化綠色鋼鐵物流園區。
“四個統一”是:建成一個鋼鐵家園,達到惠龍企業文化和鋼鐵文化相統一;建成一個保稅庫,達到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相統一;建成一個電子商務平臺,達到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相統一;建成一個惠龍標準,達到區內市場和區外市場相統一。
“五大功能”是:建成為長江中上游鋼廠粗鋼出口和國外特鋼進口的集散地;簡建成為中外鋼廠在華東地區的鋼材分銷地;建成為國外客商在中國采購鋼材的集中采購地;建成為鋼材網上交易的交收庫;建成為國內外鋼鐵期貨的交割地。
樹立政策扶持平臺
現代物流報:政府在鋼鐵物流基地的建設過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如何積極引導企業?
馮士超:鎮江市政府還正在協助惠龍港國際對周邊用鋼企業進行調查,建立1000戶終端鋼材用戶和2萬戶鋼鐵貿易商企業的信息庫,利用網上信息平臺創新供需雙方鋼材現貨交易模式。
鎮江市人民政府對入駐惠龍港國際的企業給予優惠的政策扶持。
對入駐惠龍港國際的企業,第一年按其增值稅、所得稅和營業稅形成的地方財力給予100%的扶持,第二年按其增值稅、所得稅和營業稅形成的地方財力給予70%的扶持,第三年按其增值稅、所得稅和營業稅形成的地方財力給予40%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