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傭金代理制度有助于鋼市的穩定
2008-11-20 11:3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汪建華
今年鋼材價格大幅下跌的原因,當然有需求空前乏力的緣故,其次有市場信心的問題,還有諸如成本下降等各種因素。我僅在這里分析兩點其它因素:
1、鋼廠減產決策緩慢所致
減產保價,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中國的鋼鐵企業,一是喜歡借他人之力解自己之困。都期望別人減產,價格回升自己得利;二是死到臨頭才肯減產。一旦到了自己的庫存消化不了,現金流快要出現問題了,才開始減產;三是喜歡跟風。一看別人都減產,才認識到市場真的可能出了很大的問題,趕緊跟一把。
中國企業減產的現況,往往導致的結果,一是達不到實際效果。會上說一套,實際上做的是另一套,有些企業如實執行了,有的則是打了折扣,更有甚者,不但不減,反而偷偷地增產;二是減產同時實行與此目的不一致的措施。有些企業減產都來不及了,趕緊瘋狂甩貨,什么補差啦,保值啦,各種措施都出來了;三是短期內對市場信息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大面積、大幅度的減產,不但沒有恢復信心,反而讓人更加恐慌。
其結果往往是鋼材價格加速下跌。所以鋼廠是否減產,首先要看自己的盈利水平,要設置一個參考價位;其次,要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出現當前這樣的全國性減產行動。
2、多方博弈的結果
在鋼材市場,鋼廠是“老大”,下游用戶是 “老二”,貿易商是 “小三子”。哪有什么 “平等”、“公平”、“公正”,更無所謂“上帝”而言,如果真有,鋼廠恐怕就是“上帝”。
經歷了這么多風風雨雨的貿易商和下游用戶今年也終于認識到,誰與“大勢”過不去,誰就會倒下。于是,鋼廠與貿易商、鋼廠與下游用戶,貿易商與下游用戶、銀行與這些機構之間形成多方博弈的格局,其博弈的手段各種各樣。
以往輸的多是貿易商,而今年除了貿易商,更痛的恐怕是鋼廠。正是因為下游沒有采購積極性,貿易商死也不肯接貨,鋼廠的庫存才出現爆滿,資金流出現險情,從而使得節后的市場變得瘋狂,變得不可理喻。
就連我們都看傻眼了,老外能不說看不懂嗎?應該說,節后的這波來勢兇猛的下跌,完全是鋼廠主導的。
如果對上述原因做進一步的分析,則要歸咎于中國鋼材市場流通混亂的現狀。筆者強烈建議,鋼廠除部分實行直供外,要大力推行傭金代理制。此代理制,要考慮以下幾點:
1、審查代理企業資格,主要從信譽、銷售能力、團隊等方面考察;2、公開代理企業名單,在企業的網站或行業門戶網站上公布;3、確定代理等級及其傭金,比例在0.5%~2%之間不等;4、制訂雙向考核機制,鋼廠要考核代理企業,也要嚴格要求自己;5、所有代理企業嚴格執行鋼廠定價標準,只負責銷售、售后服務等,無須與鋼廠發生買賣交易;6、鋼廠定價要充分征詢代理企業和下游用戶的意見,不能單方面定價。
至于代理企業,除獲取傭金外,還可以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如加工、配送、墊資等獲取相應的報酬。
實施傭金代理制,至少可以實現以下“五個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價格大起大落的局面;二是有利于大幅度降低鋼鐵廠商和下游用戶的運營成本;三是有利于提高鋼鐵廠商和下游用戶的運營效率;四是有利于專業化分工;五是有利于鋼鐵行業的穩定運行。
中國已到了不得不實行傭金代理制的時候了,真的期待中國鋼鐵企業早日實行傭金代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