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企業出口風險激增
2008-11-2 13: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金融風暴暗潮涌動讓不少無錫的出口企業開始把防范風險放在首位,更加小心地面對潛在的風險。有的企業甚至已經遭遇賴賬等問題,但是由于海外追債成本太高,一些企業只能“自認倒霉”。業內人士認為這也反映出我市出口企業沒有一套完善的規避風險的機制。 無錫保而興安全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偉告訴記者:“他們的產品主要出口歐美,現在的理念是寧可業務少一些,但一定要保證企業安全。許多歐美企業都是靠銀行貸款生存的,而且只有3個月庫存量,現在經濟動蕩,這些企業要貸款基本沒有可能,結算也就相應的困難了。所以有風險的訂單不能接,否則一旦出了問題可能一年就白干了。”問題還在逐步暴露出來。美國金融“海嘯”是造成我市出口風險大增的關鍵原因。一方面,破產或虧損的美國企業無力支付貨款,拒不付款;另一方面,存活的企業為了渡過這個危機,會向中國縮小采購量,減少進口。
朱偉向記者解釋說,企業可以有風險規避說明還有生意可以做,還有很多企業由于產品是出口歐美,但是對方企業還是換算成美元進行結算。歐元貶值30%,換算為美元后虧損了30%,而這類進口企業利潤一般在20%左右,這樣一算,他們無形中虧損了10%。所以也就自動減少了訂單。
記者了解到,盡管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風險的存在,但還是普遍缺乏風險防控機制,對于已經發現的外商拖欠資金、賴債等清款,只能自認倒霉,缺乏應對之策。無錫企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從對待出口保險信用的態度就可以看出,盡管出口信用保險可以提高企業收匯能力,但不少企業甚至沒有使用過出口保險信用業務。企業出口存在對方不付款的風險,而出口信用保險可以讓企業規避這一風險。據了解,一般溫州企業投保交納的平均費率大概在1%左右,但我市借之規避出口風險的企業卻屈指可數。對于這樣的現象,許多出口企業負責人向記者抱怨,由于本身的利潤空間已經很窄,再擠出一到兩個百分點的保險信用是很困難的。
對于欠債業務,很多企業不會進行追討,這是因為海外追償成本太高。業內人士認為,從短期來看,企業要時刻關注外國客戶的經營狀況,資金狀況、信用狀況。對于存在風險的訂單可以選擇上保險。出口企業要做到出口收匯風險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防范,并積極利用各類風險轉移和控制工具。另外,無錫企業還要加強出口收匯風險防范信息溝通,密切企業與政府相關部門以及銀行、信用保險的信息溝通,及時為企業提供風險預警信息。最后,企業還需健全出口收匯風險防范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