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60家企業聯袂抗訴中國皮鞋志在“日落”

2008-11-2 1: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10月2日歐盟決定啟動對中越皮鞋反傾銷復審調查至今,國內已有60家企業積極提交了申訴材料。不僅如此,中國皮革協會、中國輕工商會,以及包括溫州鞋革協會、廣東鞋聯盟等在內的閩浙粵三地鞋業組織,已結成統一戰線,與國外9大產業和消費者進口商組織內外呼應,并以中國政府及全國制鞋同業者作為強大后盾,全力出擊歐盟“日落”復審,志在必得。
  面對如此聲勢浩大的應訴團隊,連商務部有關官員都不禁感慨:規模可謂空前、信心可謂飽漲、意志可謂堅定,而這種排山倒海的氣勢不僅是為全盤翻案作殊死一搏,也是對自由貿易的深切渴望和追逐。
  何以“翻盤”
  歐委會決定啟動皮鞋案的反傾銷復審程序,就意味著中國皮鞋要繼續按16.5%的稅率繳納1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歐洲市場進門費。表面上看,這無疑是個非常壞的消息。但仔細權衡,卻又安知不是“禍兮福所倚”?只要贏此一役,中國鞋企便可涅磐。
  也正是有此考慮,各地對復審調查無不重視有加。10月8日浙江溫州、10月9日廣東中山、10月10日福建泉州,國家商務部、中國輕工商會、中國皮革協會以及眾多涉案企業主要負責同志悉數到場,主題只有一個———全面統一思想,明確以“‘徹底取消反傾銷稅’為目的,以‘打無損害抗辯’為立足點”的協調、有序的應訴策略。
  而這僅是“翻盤戰”的第一步。接下來需要怎么做?本案中方主要代表律師、中倫金通律師事務所資深反傾銷律師蒲凌塵告訴本報記者,需要所有相關企業協調一致,在行業商協會的統一組織下,積極配合,隨時提供各種相關數據資料。
  按知情人最新傳來的訊息,歐委會近日已在提交申訴材料的60家中國鞋企中,初步擬定了5家作為抽樣企業。其中,浙江1家、福建1家、廣東3家;奧康赫然在列。那么,剩下的50多家未成功抽樣的企業以及那些根本沒有應訴的企業是否就可作壁上觀了?對此,蒲凌塵特別強調,絕對不宜。“所有涉案企業應以抽樣企業為應訴核心,全力投入行業無損害抗辯之中,為中國皮鞋的未來而戰!
  既然日落復審是對過去2年反傾銷措施實施情況的重新復核,蒲凌塵認為,便應將原審中遺留的一些問題一并考慮和反映出來。他指出,原審在損害判定方面是存有瑕疵的。比如,歐盟當地起訴方的行業代表性是否有說服力?還有,本案的原審調查期有2/3的時間處于歐盟對進口皮鞋的配額管制期間,配額放開必然形成短期進口量激增,這是常情,歐盟不該就此說事,等等。
  對于上述可疑點,蒲凌塵稱,中方都將在此次復審中充分抗辯。此外,也將一并考量中歐雙方鞋產業在過去2年所發生的任何變化。比如,歐洲方面,包括鞋行業是否有所改進、銷售量和產業增量等情況;中國方面則涉及行業發展現狀,以及出口價格、在歐市場份額和內銷等情況。
  如果“日不落”
  “此戰勝算幾成”幾乎為所有關注者急于求解的問題。但蒲凌塵坦言,現在談勝算把握還為時尚早。他認為,再過1~2個月待相關應訴和抗辯材料都收集完畢回籠之時,形勢會更加明朗。
  廣東省外經貿廳公平貿易局局長陳立鵬也同樣不敢妄做猜測。他指出,這次“日落復審”充滿變數,因為目前就歐盟鞋反傾銷案來看,歐盟的做法即變幻莫測。不過,他可以肯定的是,不應訴的企業必然形勢不妙,因為其只能被視為“不合作”,在復審結果不利時遭到最嚴重懲罰。
  實際上,這次復審,中國鞋企還是擁有不少有利因素的。比如,在9月17日歐盟進行的一次非約束性投票中,27個成員國中有15個反對繼續反傾銷措施。這表明希望取消對中越征稅的票席占多數。同樣的聲援也來自歐盟皮鞋進口商及在華投資跨國企業等勢力團體。在當前金融危機下,這些反對者考慮的是如何降低歐洲消費者的消費成本。
  正是歐盟內部兩方意見的此消彼長,增加了國內一些鞋企打贏復審的信心。而且,相關統計數據對中方也是有利的。今年前7月,中國對歐鞋類出口增長14.15%,在增幅下降了5.6個百分點的同時,單價卻顯著上升了6.23%。
  蒲凌塵稱,如果集體抗訴勝利,自然皆大歡喜;但如果所謂的日落復審最終“日不落”,那就要看反傾銷措施將延長多久。一般情況下是5年,涉及到本案有可能像原審一樣縮短征稅期限。但蒲凌直言:“倘若歐盟的終裁真是5年,相信這是絕對不會被中國全行業所允許的!
  而且,復審“日不落”,歐盟自身也將面臨巨大挑戰:對中越究竟如何繼續征稅的問題;如何平衡歐盟內部貨物大流通、大銷售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替代中越進口的問題。
  賴不上中國業內人士指出,其實歐盟所謂的行業受到損害,賴不得中越皮鞋。其根本原因在于,歐盟鞋類產業固有的結構使其在外來競爭面前更凸顯出了靈活性缺乏和競爭弱勢的積疴。
  歐洲制鞋企業主要以分散性和規模小為特點。形成規模且市場競爭力強的大企業一般已將生產線轉移到了東歐或中國等地。因此,歐洲鞋業的主要競爭力并不在中低端的制造環節,而在于高端的設計和研發領域。這恰與以規模化和批量生產為特點的第三世界國家形成了產品錯位競爭和優勢互補。 
  就連歐盟新任貿易委員阿什頓也持此觀點。她10月20日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表示,拒絕接受現在歐洲存在的認為歐洲競爭潛力敵不過中國的悲觀情緒。"這些悲觀情緒并沒有反映出,2007年歐盟制造業產品所創造的貿易順差是2000年3倍的事實;也沒有反映出歐洲仍舊是服務業和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的市場領導者的事實。" 
  再者,歐洲人不應該不明白,即便對中越皮鞋拉閘,也堵不住其他國家進口的洪流。有關媒體報道披露了,限制中越皮鞋的最大受益者其實是印度和印尼等國。這些國家不僅在歐市場分額上升,且吸引投資轉移的跡象也頗引人關注。意大利是本案發起方,意大利鞋業協會主席阿迪歐里(VitoArtioli)自己都公開承認:對中越征收反傾銷稅,印度得益很多。他就此案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不諱:"印度將期待著一個美麗的前景。" 
  對此,國內業界不禁發問:"歐盟怕中國,就不怕印度嗎?死咬住中國不放難道別有居心?" 
  多種跡象均暗示,歐盟是時候做出正確抉擇了。正如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所指出的:經過了長期的配額保護,加上過去兩年反傾銷措施,歐盟產業已完成結構調整。目前,歐盟產業各項指標良好,對外出口強勁,完全具備競爭力,沒有必要再進行保護。歐盟產業應該在全球供應鏈管理中步邁向中高端市場和研發設計創新,繼續對華反傾銷沒有意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