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采購成本降到最低
2008-11-18 13:3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趙德忠 本報通訊員吳玉萍
內蒙古一機物采配送中心,為了進一步提高物資采購質量和物資倉儲管理水平,按照“強化物資采購挖潛,有效降低采購成本”的要求,不僅優化了物資供應商結構,提高了物資保供水平,而且降低了物資采購成本,為實現全年各項經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供應鏈。
全面落實責任制
該中心在完善質量控制體系上下功夫,建立了立體式質量管理網絡,在所屬各單位、部門設立了質量管理崗,明確責任,以此來確保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在原材料方面:該中心密切與科研、工藝及生產部門及時溝通、協調,確保訂貨準確無誤,為提早完成原材料訂貨創造了條件,同時加強中心內部各環節的組織、協調,以最短時間做好原材料到廠后的驗收、發放工作。
——在外協配套件方面:該中心對具體的保供單位在目標、職責、采購原則等每一環節落實到人,供應商、計劃、合同等方面也做了具體規定,使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協調解決。截至目前,共簽訂、審核各類物資采購合同942份,采購金額累計達到13.79億元。
嚴格市場準入制度
該中心建立了《合格供方的選擇確認和評價管理業務指導書》等制度,重新梳理供應商名錄,并詳細登記造冊。各分子公司用戶及相關部門對供應商進行評價考核,由具體業務人員對供應商每一批次物資供應的質量水平、交貨期及售后服務水平進行綜合評價登記,實現了對供應商的實時監控,從源頭上杜絕了不合格供應商的出現,從而確保了原材料以及協作配套件產品質量的穩中有升。該中心嚴格落實招投標和比質比價采購程序及相關規定,通過正規報價、公開比價、擇優選用,為集團化采購,全面實施尋找供方洽談合作雙贏奠定了基礎。
增強質量控制能力
為確保各項指標的完成和產品質量的提升,該中心嚴格執行采購、發放審批制度,盡可能減少市場預測性采購風險,適時、適批、適量控制采購節奏,防止產生新的積壓。
該中心全面啟動了內控動態管理模式,進一步健全和規范新增業務流程,確保新增項目順利實施。各部門各司其職,努力實現內控管理的“協同效應”,確保了企業管理更加規范化、程序化和科學化,更重要的是使工作流程“陽光化”。正如該中心領導所評述的:“企業只有跳出內控管理的‘圈子’抓內控,統攬全局抓內控,依靠隊伍建設抓內控,才會建立起企業永續的、與時俱進的內控能力”。
正是由于科學的管理,通過規模做大、產品做精、資源做實,該中心在持續發展中邁出矯健而有力的一步,也必將為中心的快速壯大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