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關稅調整或難改鋼鐵板塊頹勢
2008-11-18 13:3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馮晶
近日從中鋼協獲悉,從12月1日起,鋼鐵產品中有67個稅號的出口關稅將取消。此次取消的鋼材出口關稅主要是大型型鋼和所有板材的出口關稅。如果按每月400萬噸鋼材出口量計算的話,鋼廠每月可減負3億元。受益最大的上市公司包括鞍鋼股份、寶鋼股份、武鋼股份、首鋼股份等十幾家鋼鐵企業。
關稅調整 “雪中送炭”
據了解,此次涉及67個稅號的鋼鐵產品包括所有熱軋板卷、熱軋中厚板、大型型材(包括大型H型鋼),大部分鋼絲,所有焊管,有關稅的合金鋼板、合金鋼窄帶、合金鋼條桿等,這些鋼鐵產品的出口關稅率在5%~15%之間,同時,只保留200系列不銹鋼、螺紋、線材、棒材、中小型型材、未涂鍍鋼絲等25個稅號繼續征收原出口關稅,上述產品出口關稅率也在5%~15%之間。
“國家及時調整鋼材出口關稅,這將幫助鋼廠渡過四季度難關,讓鋼廠‘喘口氣’!瘪R忠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10月,我國鋼材出口同比減少近478萬噸,這部分鋼材出口轉內銷,國內鋼材市場壓力非常大。中國需求通過出口鋼材來保持鋼材平衡。而國際鋼材市場價格一度處于歷史高位,原因就是它需要進口鋼材來平衡價格,F在鋼材出口關稅及時調整,有助于鋼廠減少虧損,緩解國內鋼材下行壓力。
國家在關稅上的調整對緩解市場壓力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尤其是板材產品,因為板材作為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國內市場實際價格已低于建材等低檔次產品,形成倒掛態勢,而國內大中型鋼廠均以板材為主,經營形勢極為艱難。但目前國外需求同樣低迷,取消關稅后相關產品出口增長也不會太多,而且如果出口增長明顯,勢必使進口國對中國鋼材的反傾銷調查。另外,中國鋼協一直在向國家相關部委建議降低特鋼的出口關稅,對特鋼的出口不宜一刀切,因為中國特鋼附加值較高,在國際市場具備一定競爭力。這一政策將減少鋼企的成本負擔。在目前原材料價格暴漲、鋼價暴跌的情況下,粗略估算,新政整體上將為鋼企減負數億元。
政策提振板塊上漲
在出口退稅利好的影響下,上周四,鋼鐵板塊整體上漲4.55%。根據大智慧Topview顯示,鋼鐵板塊的機構持倉在近期一路下滑,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出現持續凈流出的情況。而游資在近期有逐步介入鋼鐵板塊的跡象。
如安陽鋼鐵,該股自11月5日至11月13日以來,區間漲幅30%。Topview數據顯示,大戶流通盤持倉的比例在上周五突然大幅提升0.66%,從原來的 12.5%上升至13.2%。另外,近期表現搶眼的八一鋼鐵的大戶流通盤持倉的比例在上周五也大幅提升1.69%,從原來17.7%升至19.4%,資金流入的動作明顯。
短期難改弱勢格局
從表面看,鋼鐵行業在近期熱鬧非凡,但是業內人士對整個行業的判斷依然比較悲觀。
國信證券分析師鄭東表示,綜合對比原材料及鋼材價格走勢,由于鐵礦、煤等在高價位購買,而鋼材價格卻直線下跌,造成產品價格與成本嚴重倒掛,因此,大部分企業10月份生產已基本處于虧損狀態。目前應該是鋼鐵行業最困難的時期,當務之急是消化庫存,收回現金。他預計2008年行業利潤將可能出現負增長。
但同時鄭東也表示,政策的效果能否達到目標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特別是從鋼鐵行業自身看,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仍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鋼材價格還不能說已經見底,仍存在繼續下跌的可能。
平安證券的分析師聶秀欣認為:“盡管出口刺激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另一個角度,也反映了目前鋼鐵國內外需求都達到了依賴市場自身的力量難以調節的地步,目前在需求不暢的情況下,行業景氣仍在下降通道中,政策的調整不會增加國外需求,僅會減緩國外需求減少的力度!
我們可以看到,出口關稅取消在目前難改下游需求。有行業分析師預計,2009年鋼材出口量就要降至4800萬噸,這將比2008年減少1300萬噸,即便每噸以4000元計算,出口減少規模就達到520億元,如此的數據不難看出,巨大的出口減速后對經濟增長的壓力,故即便出口退稅,也難以改變。更何況,出口關稅取消,也難以改變目前出口增速下滑的預期。而從企業經營角度來說,出口增速下滑所帶來的業績損失要遠大于出口關稅取消的收益。另外,出口關稅取消也難以改變當前鋼鐵上市公司的存貨壓力。目前鋼鐵企業面臨的主要困境是鋼材價格的大幅下跌對盈利能力極大程度的壓縮,而在下游需求仍舊低迷且暫時未看到需求出現實質性恢復的情況下,取消出口關稅政策本身并不能改變鋼鐵行業盈利能力低迷的局面。為此,在記者采訪的不少專家中,大部分依然認為出口退稅難改鋼鐵行業盈利能力低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