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運輸壟斷鐵礦石供求關系“逆轉”
2008-11-18 13: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文珊 綜合報道
為了保持對鐵礦石資源的壟斷地位,必和必拓、力拓一直排斥其他鐵礦石生產商使用自己的鐵路,將礦石從澳大利亞內陸運送到沿海港口。
自2004年以來,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礦業巨頭操控著國際鐵礦石價格連續暴漲。今年更是變本加厲,澳礦大亨利用強勢地位破壞談判規則,打破了沿襲幾十年的國際鐵礦石談判慣例,讓中國鋼企飽受成本壓力,甚至不堪重負。不過,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今年下半年中國鋼價的大幅回落以及海運費的暴跌帶來一個分界點。
“鐵礦石和海運市場將告別暴利時代!敝袊苯鸬V山企業協會會長鄒健指出。
澳政府打破“兩拓”運輸壟斷
近日獲悉,澳大利亞財長韋恩斯萬已表示,在今后20年,必和必拓與力拓在皮爾巴拉鐵礦石開采地區的鐵路線必須提供給第三方使用,這意味著澳兩大鐵礦石巨頭再也無法壟斷該國西部的鐵礦石運輸。但必和必拓依舊找尋著一切可以加強壟斷地位的機會,公司表示正考慮小型收購項目。
澳政府此舉將讓澳大利亞新興鐵礦石生產商成為受益者,而新興鐵礦石生產商的成長將逐步使鐵礦石供應多元化,對全球鐵礦石需求最大的中國以及中國鋼企來說無疑是有利的,更多鐵礦石來源讓買方有更多的選擇。
而必和必拓并不愿自己的壟斷地位被打破,仍希望通過各種途徑來保持自己的壟斷地位。必和必拓CEO日前表示,現在公司的眼光正對著那些小型收購目標,這些公司因為全球金融海嘯而變得很脆弱。銀行收緊了對礦業項目的貸款,所以出現了新的收購機會“有些企業擁有一流的資源,但那些項目卻無法獲得融資。必和必拓除了繼續推進對力拓的收購之外,也正考慮小型收購項目。”
據業內人士分析,一些小的鐵礦石生產商一再向澳大利亞政府申訴,希望能夠使用鐵礦石兩巨頭的鐵路,這樣將使澳大利亞礦業效益提高20%。而必和必拓、力拓則辯解說,如果讓第三方使用鐵路,則可能使澳大利亞礦業效益降低20%。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一直在激烈進行。
韋恩斯萬在聲明中稱:“有關方面對第三方使用這些軌道產生的潛在成本感到擔憂。不過,再三權衡后我認為,利大于弊,好處在于增強了競爭,避免重置設備帶來的無效浪費,并減少了冠名權和環境受到的更多負面影響!
海運費下降供求關系“逆轉”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指出,目前,鐵礦石海運費大幅度降低,11月6日,西至中國港口海運費降至9.85美元/噸,而澳大利亞至中國降至4.59美元/噸,并且還在繼續下降。
鋼鐵研究機構MYSTEEL資深專家徐向春指出,目前鐵礦石的國際供求關系發生了“逆轉”,海運費便是一個風向標,現在的鐵礦石國際海運費已經降到了2002年
的水平,
僅是今年最高峰時價格的1/10。礦商們以海運費為借口哄抬鐵礦石價格的企圖率先落空。而供求關系則在朝著對中方有利的方向發展:中國的鋼廠在大幅減產過冬,國內礦每年產量在增加,況且囤積以及庫存的鐵礦石已經夠多了!耙酝枪┎粦螅u方在談判中非常強勢,所以他們可以獅子大開口,現在是個機會,中鋼協以及寶鋼應該借助這個時機來鞏固并完善談判機制!
中國鋼鐵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我國鐵礦石壓港量已經達到8900萬噸,是今年來壓港量最高數值,并且鋼廠鐵礦石庫存也達到4個月以上。根據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9月底全國鐵礦石港口庫存量大約6973萬噸;8月份全國鐵礦石港口庫存量7050萬噸左右,其中,澳礦占49.9%、印度礦占13.96%、巴西礦占23.04%。
“2009年鐵礦石價格談判已經啟動,必和必拓已經和中鋼協進行了接觸。”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在近日召開的“中國鋼鐵產業鏈戰略發展與投資峰會”會上透露。
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徐向春指出,以往的談判規則是由日本和歐洲鋼企同礦商們約定俗成的,而中國鋼企對談判話語權的爭奪在過去幾年異常艱難。既然礦商拋出重回談判桌的橄欖枝,那么現在是個修訂談判規則的機會,中國鋼企可以也應該體現“鐵礦石第一進口大國”的商業意志,包括如何維護談判機制以及一旦出現談崩局面該如何收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