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紡織業將構筑創新聯盟
2008-11-15 20: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記者 徐敏)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長三角紡織業面臨更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勢在必行。記者昨天獲悉,東華大學、上海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等正在牽頭構建“長三角紡織產業協同創新聯盟”,以吸引紡織行業產、學、研機構加盟,通過加強區域合作和協同創新,提高長三角紡織業的整體競爭能力。據悉,這一創新聯盟計劃年內構筑完成,目前已吸引了200多家中小企業參與。
今年以來,受國際大環境影響,長三角紡織企業陷入生存困境。業內人士預測,2008年和2009年,將是長三角紡織業的一道“分水嶺”,過了這道坎,企業將會有大發展,反之則陷入倒閉窘境。依靠科技力量,是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長三角紡織業內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科研力量較弱,往往借助于技術能人實施一些細小的技術改良推動企業發展,而對于一些比較高端的技術難題常常束手無策。
“長三角紡織產業協同創新聯盟”將搭建起一個跨區域、跨組織合作的創新服務平臺,使企業能夠便捷、低成本地享用紡織技術創新資源。東華大學、江南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擁有紡織類專業的高校及研究機構,與區域內的中小企業結盟,在這個平臺上交流科研供需信息。企業有技術難題,高校及時參與攻關;高校還將“推銷”科研成果,在企業中尋找合作伙伴,幫助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培育新市場,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專家介紹,目前長三角紡織業包含產業用、家用、服飾用三類紡織品,每一類都可以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近年來,高校紡織類專業與新材料、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嫁接”,新成果層出不窮,可以為企業所用。有了科技撐腰,紡織企業就可以從拼價格、拼成本的低層次競爭中擺脫出來,擁有更大發展空間。
該聯盟還將成為紡織業市場信息的集散地,為長三角紡織企業發展“引航”。東華大學紡織經濟研究所所長顧慶良教授指出,目前長三角紡織業分工合作格局基本形成,不同地區形成服裝、針織、毛紡、家紡、襪業、童裝、皮裝等集群分工。但是,也有一些地區追求產業“小而全”,削弱了專與精的特色。因此,該聯盟將引導各地區的紡織業形成結構合理、主次分明、分工互補的產業集群,減少同質化競爭。
專家認為,上海除了為長三角紡織業提供科技支撐外,還應該在創意設計、品牌營銷、貿易等方面提供更好服務。長三角一些紡織類中小企業,對于時尚的把握往往慢兩拍;產品出來了,市場的流行風向又變了,產品便成了庫存。近年來,蘇浙地區部分服裝企業嘗試把設計、營銷、物流中心移到上海,取得很好效果,提高了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