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二十一條”促經濟增長
2008-11-15 1: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每年提供5萬套經適房■農村低保兩年提高300元■三年改造農村公路3.6萬公里■規劃建設31042所村衛生室■省政府成立擴內需小組■企業不得隨意裁員■濟南建輕軌青島建地鐵■引導信貸資金投向服務業
13日,記者從全省領導干部會議上了解到,我省制定出臺了21條政策措施,力爭用3年時間,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470億元 ,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6678億元 (其中今后4個月,力爭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95億元左右,完成總投資350億元左右),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基礎設施、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現代產業等方面建設。本報就部分涉及民生的內容進行了解讀。■ 加大投資每年提供5萬套經適房
我省將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力度,到2010年,廉租住房保障累計達到10萬戶,其中實物配租不低于30%,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戶做到全覆蓋。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建設,2008-2010年全省每年為低收入家庭提供5萬套經濟適用住房。著力改善農民住房條件,用3年時間改造農村困難群眾危房80萬戶。落實鼓勵房地產業發展的稅收優惠及房貸政策,鼓勵房地產企業開發普通商品住房,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年內建成5萬套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制度保障6萬戶,改造城市棚戶區240萬平方米。三年改造農村公路3.6萬公里
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2008-2010年改造農村公路3.6萬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9.5萬公里。積極推進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膠東地區引黃調水工程、治淮東調南下續建工程,抓好南水北調和膠東調水干線以下配套工程,推進17個大型骨干河道和68條規劃內重要泄洪河道治理,抓好2529座小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爭取三年內完成所有的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規劃建設31042所村衛生室
我省將推進11家重點市級中醫院建設,搞好財政困難縣縣級醫院改造,加強鄉鎮衛生院國債項目建設,加快31042所村衛生室規劃建設。繼續開展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建設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71處。
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快實施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兩熱一暖一改”和辦學條件標準化工程。推進66個中職基礎能力建設規劃項目,爭取到2010年底每縣建成一所合格的中職學校。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由省里以獎代補改為直接補助,到2010年全面完成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任務。
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建成一批敬老院,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80%。新建和改造17所社會福利院,新建42個兒童福利院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 企業不得隨意裁員
我省將增加政府就業資金投入,提高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農村勞動力培訓補貼標準,支持就業培訓、技工學校以及實訓基地建設。
加大失業調控力度,引導企業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不得隨意裁員。濟南建輕軌青島建地鐵
我省將加快推進京滬高鐵山東段、京九鐵路山東段電氣化改造等6個項目,開工建設青煙威榮城際鐵路、德龍煙鐵路、山西中南部鐵路運煤通道南線山東段等10個重點項目。搞好濟南輕軌、青島地鐵等項目規劃,爭取盡快開工建設。爭取明年開工建設煙臺新機場、濟南機場指廊工程,加快威海、濟寧等機場改造,搞好機場安全設施的改造提升。濟南青島城區污水100%處理
加快節能減排和生態工程建設。圍繞實施“十大節能工程”,建設100個左右的重大節能項目。推進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用3年時間新建污水處理廠50座,配套污水管網3000公里,搞好86座污水處理廠改造升級,濟南、青島兩市城區污水做到100%處理;新建再生水利用工程40個,新建無害化垃圾處理項目88個。 ■ 擴大消費提高居民特別是低收入人群收入
建立完善正常的職工工資增長機制,引導企業在提高效益的基礎上逐步增加職工收入。加大強農惠農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購買農機具補貼標準。 農村低保兩年提高300元
擴大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蓋面,城鎮低保做到應保盡保,并隨物價變動不斷提高保障標準。農村低保標準在今年900元的基礎上,明年提高到1000元,到2010年達到1200元。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將依法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擴大家電下鄉補貼覆蓋
今后三年集中抓好45個重點糧食倉儲設施和糧食現代物流設施建設,抓好5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改造和30家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建設。大力開拓農村市場,擴大家電下鄉補貼政策覆蓋面,促進耐用消費品進入農村市場和農民家庭。繼續搞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今后三年新建和改造農家店3萬家,建設配送中心300家。引導信貸資金投向服務業
完善服務業發展政策體系,增加省級服務業引導資金投入,市縣各級要逐年增加政府引導資金。加大服務業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積極引導信貸資金等社會資金投向服務業領域。列入省市的重點服務業項目建設用地,有關部門要優先安排。【相關鏈接】各地相繼出臺擴大內需政策
北京今后兩年共安排政府投資1200億至1500億元,預計帶動社會投資10000億元。
天津濱海區新增337個儲備項目,投資規模達3000億。
廣東預計明年可完成1.3萬億元投資。
浙江擬利用3000億拉動內需幫扶中小企業。
江蘇決定,迅速啟動規模達3000億元的政府主導性項目,重點用于擴大投資、消費和改善民生。主要投向重大基礎設施、改善民生、社會事業和支持企業發展。■ 搞好工業支持企業到境外收購礦產資源開發權
加強重點技改項目調度,對1000多個在建的技改項目實行旬調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圍繞實施“新特優”工程,篩選部分明年擬新開工的技術改造項目向社會推介。
支持企業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加強對239戶大企業生產銷售情況的監測,引導企業把握市場動態,生產適銷對路產品,努力保持和擴大市場份額。落實好國家提高出口退稅率的各項政策,支持紡織服裝、農產品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出口規模。加大對重點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支持,提高中小企業市場開拓資金補貼比例。支持企業開展跨國并購,到境外收購礦產資源開發權。每個縣至少設一家擔保公司
支持市縣設立多種形式的擔保機構,每個縣至少設立一家擔保公司,地方財政收入過10億元的縣要設立3至5家。鼓勵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設立擔保公司。完善信用擔保機構風險補償和激勵政策,對新設立的信用擔保機構,省里將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扶持。組建省級再擔保公司,分散擔保機構風險,放大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效應。■ 財政金融增加教育、社保、醫療衛生等民生支出
加快組建地方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由17家增加到34家。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扶持中小型高技術企業發展。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治污減排債。
在嚴格遵守國家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前提下,加快用地審批和閑置土地處置,加快土地預審和供地節奏。對省重點項目用地要實行“點供”,在省批準權限內的要簡化程序,特事特辦,確保項目及時落地。對保障性住房用地,嚴格實行劃撥和限價供地政策。
增加民生支出,依法加強稅收征管,規范非稅收入管理。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支持,增加教育、社保、醫療衛生、廉租住房、公共安全等民生支出,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加快改革困難企業可減免收費
我省將加快推進一些制約經濟長遠發展的重點難點改革。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確保企業抵扣其新購入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的政策落到實處。抓住當前價格回落的有利時機,抓緊理順成品油、天然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關系;對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供氣、供暖、供水等價格,要根據社會承受能力,擇機進行調整。
制定實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和實施細則,切實抓好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清理和規范各種收費,不合理的收費要堅決取消,過高的收費要盡快調整,合理的收費要抓好規范。對暫時困難的企業可以采取減、免、緩,努力為企業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