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中我國繼續穩定外貿發展
2008-11-14 20: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海關統計,1~10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21886.7億美元。從10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214.2億美元、增長17.6%的數據來看,我國外貿在一個很大的基數上,仍處于快速增長態勢,但增速有所放緩。
我國外貿有樂觀的基本面,不過悲觀的因素在日漸顯露。目前到10月的海關數據,反映的是大概2、3個月前的訂單情況,而外貿實際進出口情況的顯現會有3個月左右的滯后期,從104屆廣交會成交量17.5%幅度的下滑,預示明年我國外貿發展將會遭遇嚴峻的局面。既然不利因素已經存在而且日漸明顯,那么怎么應對既是一個心態問題,更是一個如何行動的問題。
此次記者在采訪廣交會的一些參展商時,感受到我們外貿人有種精神,他們有的在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相信樂觀的情緒比悲觀的情緒更有益于抵御金融危機的沖擊。有個參展商說,“每天出門前我告訴我自己,我要微笑著出門,微笑著回家,不讓我的家人為我擔憂”。被稱為文具大王的香港通用集團主席陳紹良縱橫商場40多年,以近70多年的閱歷看待今年這場國際市場的波譎云詭。他說,要以一顆平常心看待,“勝,不妄喜;敗,不惶餒”,重要的是關乎內心,提高企業的內在生命力。廣州紡織工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鄭少三坦言,今年公司對美國市場貿易生意下滑,但對美做貿易的員工反而更加努力,常常加班至深夜,為的是在艱難時刻,提供最好的服務,繼續保住和維護良好的客戶關系。所以公司提出今年的宗旨是“打好基礎,保本增利,生存下去,維持發展。”
在外貿企業胼手砥足、揮汗流淚時,為企業創造公平貿易平臺和營造良好服務環境的政府部門從快速增長的外貿出口中,也看出了今年我國外貿發展的結構隱憂。
今年以來,受外部需求減弱、人民幣升值以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我國外貿出口增速出現放緩,特別是紡織鞋類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受影響較大。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仍在不斷蔓延和深化,市場流動性嚴重短缺,投資和消費信心遭受重創,世界經濟下行的趨勢更加明顯,國際經濟環境中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日益明顯。
從下半年開始,“今年7月商務部舉行沿海制造業調研”,“商務部赴滬調研‘鋼材電子盤’”,“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正在山東、河北等地調研鋼鐵行業的虧損情況”,“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正在大慶、山東等地調研石化行業的虧損情況”等新聞紛紛見諸報端。從中看出,調研組頻頻跨出北京長安街上商務部的大門,足跡踏遍沿海制造業密集地區和外貿出口大省等,并把情況及時向中央反映。
政府一方面及時調研分析形勢,充分估計國際環境的復雜性和嚴峻性,另一方面迅速作出反應,多管齊下。
從下半年開始,我國分別在7月和10月兩次提高部分出口商品退稅率。期間,又多次下調銀行貸款利率,并全面放開了銀行貸款的額度限制,鼓勵金融部門積極幫助緩解中小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從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1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直言,不排除通過人民幣貶值來支撐出口的任何可能性,以及12日最新公布,新增千億投資分配至11部委。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外貿企業信心。
尤其近期國際金融危機深度爆發后,商務部多次召集地方政府分管商務領導、商協會和外貿企業負責人,調研目前國內外經濟環境下我國外貿發展的態勢和困境。陳德銘在調研中表示,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給我國商務事業的穩步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為戰勝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的挑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國家將根據形勢變化,通過各種手段繼續大力支持外貿發展,幫助外貿企業克服眼前困難,保持進出口穩定、健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