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如何應對市場低迷
2008-11-14 13:3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梟冬
日前,上海一家 “老牌”經銷商因車市低迷、資不抵債導致掛牌,并欲以“一元底價”拍賣公司50%的股權。可嘆的是,在消息發布了二十天后,股權依舊無人問津。
而隨著經濟危機的愈演愈烈,國內已有部分經銷商出現入不敷出,開始甩賣家當;還有大部分經銷商為了完成廠家的銷售任務全力沖刺,然而結果如何,卻難以預料。
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現今的汽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嚴冬。而處于生產企業和終端用戶之間的經銷商,大多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未來到底如何,似乎誰的心里都沒底。國Ⅲ陣痛猶在
對很多汽車經銷商而言,經歷了年初的雪災、年中的地震后,他們本想借成功舉辦奧運之機,在年底前打一個漂亮的收官之戰。可意想不到的是,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一夜間殃及全球汽車產業。
十堰沃威實業有限公司的安義全對記者表示,經濟危機固然可怕,但在它到來之前,市場就已經出現了低迷的苗頭。經濟危機只是車市低迷的一個催化劑而已。
安義全解釋說,開始實施國Ⅲ排放標準前幾個月,市場基本已經釋放了部分銷量。而由于國Ⅲ車初入市場,有些問題也在近期暴露了出來。
安義全說,很多用戶反映,國Ⅲ車沒勁、跑不動,用起來很不習慣。濟南華東重型汽車聯銷有限公司的孟振對此表示認同,因為他也接到過很多類似投訴,他惟有盡力向大家解釋。再加上上半年油價高企,致使用戶用車成本大幅度提升。這些綜合因素,都大大打擊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孟振和安義全都認為,在經歷了上半年重卡市場的暴發后,下半年銷量回落非常明顯。而在經濟危機還未顯山露水之前,市場已呈現疲軟態勢,這正是國Ⅲ陣痛的表現。金融危機突襲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一些煤、鐵等資源大省,受到的沖擊尤其之大。而身在這些地方的商用車經銷商們的日子就更加難過。
河北重型汽車銷售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就對記者表示,經濟危機對商用車終端銷售的影響顯而易見,今年其走勢明顯不如去年。 “今年比去年同比下降一半左右,市場相當不理想。”該工作人員說到。
對此,安義全體會更深,因為他們公司的銷售區域正好是礦業較豐富的地區。安義全說,本以為9月、10月的低迷會很快過去,可以在年底的時候恢復元氣,但現在的情況更糟。
受經濟危機影響,很多潛在用戶對車市持觀望態度,買車的意愿降到了最低。 “而我們所賣的商用車,主要針對以礦產運輸為主的個體車用戶,他們現在沒活兒拉,我們自然也沒車賣。”安義全對記者說。
而孟振對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也有些始料未及。 “畢竟11月是重卡銷售的傳統淡季,之前有了心理準備。但沒想到的是,經濟危機波及面如此之廣,如今的市場表現不僅環比差了,同比也較去年差了不少。”他說。
而更讓經銷商難以承受的是,部分生產廠家為了彌補因經濟危機造成的出口方面的損失,至今還在往經銷商處派車,這必將導致經銷商運營成本增加。
“我們的利潤正在一點點被蠶食,狀況越來越糟糕。”一位經銷商不無感慨地說。商家奮力應對
有人斷言,如果經銷商賣不出去車,廠家再加大批發量,多次的壓貨必將使得經銷商疲于應付。加之銀行信貸緊張導致的資金窘迫,萬一資金鏈斷裂,就只有退出市場、關門大吉這一條路可行。
對此,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就向受訪對象提及了廠家、經銷商如何攜手抵御經濟危機這一問題。
安義全認為,目前國家沒有針對汽車行業的救市政策,所以廠家方面也不大可能提出特別有效的舉措。
而孟振則樂觀地認為,面對這樣的困境,消極備戰或舉手投降都是不行的,坐吃山空就只有死路一條,惟一可以做的就是積極應對。因為就算硬挺也是沒辦法改變現狀,不如努力拼搏。
孟振向記者介紹到,現在他們正在做一些促銷活動,盡管車子的原價不變,但對管理費的收取上實行優惠,批量購車也有相應優惠。而且,廠家方面也出臺了新措施,針對消費信貸和批量購車用戶實行優惠。
福田汽車歐曼營銷公司公關傳播部部長徐向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他們一直在幫助經銷商減壓。比如,聯合濰柴等供應商做一些推廣活動。盡管現在看來效果還不明顯,但這種推廣更多是為未來做準備。 “當汽車市場回暖或者有用戶要買車的時候,他們可以第一時間想到我們,一些老客戶就這樣又成了我們的新客戶。”徐向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