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貿易順差創新高 出口增速可能繼續下滑
2008-11-13 1: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海關總署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10月我國出口總值1283.27億美元,同比增長19.2%;進口總值930.88億美元,同比增長15.6%;貿易順差352.39億美元,比9月增加58.69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進口價格大幅回落導致順差攀升
西南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董先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順差創新高最主要的原因是進口商品價格下降,9月份因為進口商品價格大幅回落導致貿易順差大增43億美元,而10月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
國際經濟不景氣抑制了對生產資料的需求,9月份原油、鐵礦石等進口原料價格大幅下降,導致進口價格指數跌幅超過10%。
董先安表示,若大宗商品價格維持回落趨勢,預期2009年我國貿易順差會持續增長。銀河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張新法則預期,隨著國際范圍內經濟進一步衰退,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還將進一步走低。
進口下降幅度大于出口
數據顯示,10月我國進口和出口絕對值較9月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進口總值下降141.12億美元,出口總值下降80.73億美元;進口同比增速下降5.7個百分點,出口同比增速下降2.3個百分點。進口下降幅度大于出口。
數據顯示,1至10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886.69億美元,同比增長24.4%。其中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1.9%,進口總值同比增長27.6%。1至9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967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2%。其中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2.3%,進口總值同比增長29%。
出口增速可能繼續下滑
董先安表示,雖然從進出口數據來看,中國貿易順差同比增長仍創新高,但數據有滯后性。新訂單減少會在今后幾個月的數據中體現出來,出口增速將繼續下滑。“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刺激下外需超預期下降,將進一步施壓出口板塊。”他說。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顯露出來。”張新法說,現在歐美等國實體經濟剛剛步入負增長,其對消費動力的傳導還有一個過程,如果影響完全顯現,對外需的削弱將不可小覷。他判斷,中國出口前景不樂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大幅下調200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測,并預計發達經濟體經濟明年將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首次收縮,下降0.3%。其中,美國經濟將負增長0.7%,而歐元區兩個主要經濟體德國和法國明年的經濟將分別負增長0.8%和0.5%。
張新法建議,對外需不能寄予太大希望,要充分啟動內需來保增長。他充分肯定了國家日前出臺的提振內需十大舉措。董先安也表示,預期政府接下來一段時間會全力保增長,還將出臺更大規模的財政刺激和降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