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風采

審時度勢 勾畫未來

2008-11-12 11:2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閆海琳
10月15日,東莞合俊玩具廠倒閉,業內外人士因此大呼 “經濟寒冬來得比預想的快”。面對金融海嘯,業內某資深經濟學家預言,中國供應鏈上市公司——怡亞通和飛馬的春天到來了。就此,怡亞通和飛馬給出了自己不同的答案。
    面對金融危機,飛馬國際將以穩健發展為主,夯實內部機制建設與管理建設,加強供應鏈產品研發,為下一步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印健
    危機這個詞本身就有兩方面的含義,危則生變,變中藏機。危能轉換為機就在于人們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想到變,有變就有機遇產生……金融危機會使人們更加關注供應鏈管理,這對我們來說是機遇。——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策劃中心總監 包文青
以技術承載服務
    從綜合基礎物流服務商發展成為現代物流供應鏈服務商,飛馬國際經歷了三次大的飛躍。從2003年起,飛馬國際成為中石油的國際物流服務商,這是飛馬國際第一個比較重大的項目。截至2007年,飛馬國際對中石油的國際物流服務的業務量從30%多增長到了60%多,為公司的不斷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是飛馬國際的第一次飛躍。2005年年底,公司投資建設東莞黃江塑膠物流園,并于2006年下半年正式開始運營。飛馬國際依托塑化產品專業市場,全面開展塑化供應鏈業務,實現了輕重資產的有機結合,并取得了較好的收益。這是飛馬國際的第二次飛躍。2007年,飛馬國際向中國證監會正式提出上市申請,2008年1月底正式上市,確立了飛馬國際在原有的基礎上向中國技術型供應鏈服務專家發展的方向。這是飛馬國際的第三次飛躍。
    通過這三次飛躍,飛馬國際的業務范圍得以拓展,對供應鏈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作為國內上市的供應鏈企業之一,飛馬國際并不滿足于現狀。飛馬國際總裁印健介紹說:“我們認為運營比服務更注重供應鏈的行業廣度、功能技術和精益運作等,公司定位于中國領先的技術型供應鏈運營專家,將重點放在健全供應鏈功能、完善網絡布局、信息系統化建設、商業模式的創新與再創新上。”
    對于飛馬國際所倡導的技術,印健進一步解釋道: “飛馬國際提倡以技術承載服務,這里的技術不是狹義的技術概念,而是廣義的技術范疇,包括風險控制技術、運作技術、營銷技術、信息技術、對政策的理解技術等。”關于政策理解技術,他舉例說,中國目前還不是一個自由貿易體,但已經在某些區域設立了自由貿易區功能,從原來的保稅倉、出口監管倉到保稅區、出口監管區,再到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再發展到保稅港。基于中國是世界制造業中心,具有極大的內需市場,每一次的政策升級,都會給上下游企業帶來很多商機。如果對國家的政策理解不深入的話,就無法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更好的供應鏈競爭產品。
點線鏈接 全面發展
    供應鏈涉及的功能很多,它包括國內物流、國際物流、精益倉儲、國際訂單執行、國際采購執行等一系列功能,是集商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為一體的復雜的運作體系。然而,供應鏈的每一個功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經常和其他功能之間密切銜接,相互依存,并最終形成供應鏈服務的完整形態。
    印健認為,在供應鏈運作方面,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可考量的標準,但它應該是一個多功能、跨區域、多維空間的一體化運營模式。他說,飛馬國際就是從供應鏈某一功能切入客戶的供應鏈服務,再延伸到其他功能,通過物流帶動商流或通過商流帶動物流,為客戶提供一體化供應鏈服務。
    “通常世界500強企業對供應鏈服務商提供整體供應鏈服務、外包服務具有逐步認定的特征,即通過某一個或多個功能的外包逐步過渡到整體供應鏈服務的外包。”印健指出, “飛馬國際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從供應鏈中的某一功能入手,來推動一體化供應鏈的發展。”
輕重資產結合發展
    對于飛馬國際的發展模式,印健認為,目前國內的供應鏈企業可大致分為三種形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金和技術結合發展型。飛馬國際定位于技術領先的供應鏈運營商,通過3年的發展,形成了以技術密集型為主,資金服務為輔的發展模式。供應鏈應該以技術為核心,這對提高供應鏈服務水平至關重要,而以資金為主導的發展模式更容易受金融環境、行業狀況等因素的影響。
    黃江塑膠物流園作為飛馬國際的重資產,采用的是以物流園功能來驅動綜合物流服務的經營模式,即首先做好基礎物流服務,包括精益倉儲、物流運作、市場運作等,然后以此為載體,開發以輕資產為主的供應鏈業務。2008年黃江塑膠物流園獲得國家授予的、國內惟一的 “中國供應鏈塑化中心”的稱號,證明了其經營模式的可行性。
    據印健介紹,在當前經濟情況下,飛馬國際2008年以出口為導向的供應鏈業務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6倍,達到1.8億美元;以進口為導向的國際采購業務也是成倍增長,公司各方面運營狀況良好。他表示,面對當前國際國內復雜的經濟形勢,飛馬國際將以穩健發展為主,夯實內部機制建設與管理建設,加強供應鏈產品研發,為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印健認為,中國物流供應鏈行業還處在成長期的初級階段,物流供應鏈行業的標準化還需要政府和供應鏈企業共同建設。整個行業對中小供應鏈企業發展同樣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會。飛馬國際希望在經營好自己企業的基礎上,加強國內外物流供應鏈行業的企業合作,建立市場與行業共同認可的技術及運作標準,進而推動中國供應鏈發展,更好的滿足客戶對提升供應鏈效率的需求。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