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美國快遞運輸業務正式宣告削減 中國躍居DHL最大市場

2008-11-12 10: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1月10日晚九點,DHL召開全球媒體電話會議,宣布將在明年1月30日終止其美國的國內快遞和地面運輸業務,轉而強化進出美國的國際快遞業務。為此,DHL將關閉設在美國的地面樞紐,削減309個網點并裁員9500人。

  收縮美國業務之后,中國躍升為DHL快遞業務量最大的國家,這一地位上的轉變無疑給了DHL在華合資公司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簡稱“中外運敦豪”)新的發展機會。該公司將會實施怎樣的擴展計劃引人矚目。

  美國業務調整

  11月10日晚,DHL對媒體公布了最新的重組方案。DHL快遞全球首席執行官馬俊賢表示:“自今年5月28日宣布重組,DHL一直按計劃執行結構調整。然而鑒于目前全球經濟的空前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有必要謹慎地采取其他措施應對形勢嚴峻的2009年,而且務必要提早進行。”

  馬俊賢稱,2009年1月30日,DHL將關閉其在美國的地面運輸和國內快遞業務,專注美國國際快遞業務。實際上,此次重組只涉及快遞業務,其他業務部門在美國開展的業務,如全球貨運物流、供應鏈管理、環球郵件等,不受這次快遞業務重組的影響。

  按照重組方案,DHL將關閉設在美國的全部地面樞紐,將網點數量從412個壓縮至103個,員工數將從現在的1.3萬人削減至3000―4000人。

  據DHL方面估計,倘若重組方案順利實施,重組開支將由原先預計的19億美元攀升至39億美元。但其美國快遞業務的運營成本將下降80%,從54億美元壓縮到不到10億美元。同時,DHL預計美國業務的虧損2009年將不超過9億美元。

  “無論鑒于目前的經濟形勢,還是從長遠考慮,這都是我們邁出的正確的一步。”馬俊賢表示。按照重組方案,退出美國國內快遞業務后,DHL將把運營重心轉移到美國的國際快遞業務上。該公司日前與博立航空簽署合作協議,正是為了增加20%的美國到亞洲航線運力。

  退出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國內快遞市場,DHL心情亦相當復雜。據悉,DHL全球最大的200家客戶中近一半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而美國航線也占DHL近一半的全球運量,此外,其全球快件有一半途徑美國。

  DHL內部人士向記者解釋道,2003年DHL收購美國第三大快遞企業Airborne快遞公司時,曾冀望拿到打開這個黃金市場的鑰匙。不料收購后發現美國快遞市場的政策壁壘比料想的要強大,而且快遞市場接連遭遇燃油危機和金融危機,DHL在美業務數年連續虧損合計數十億美元。

  經濟形勢的惡化不允許DHL再填補美國市場窟窿,放手是無奈的選擇。

  中國拓展計劃

  馬俊賢稱,“我們將公司的快遞業務重點從美國轉移到表現更好的地方,即全球貨品快遞業務市場,這是最符合在全世界的客戶、公司員工以及股東利益的措施。”

  馬俊賢言下之意直指中國市場,部分退出美國市場后,中國已然成為DHL快遞業務量最大的國家。地位的上升,無疑意味著資源和政策的傾斜。

  對此,DHL在華合資公司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簡稱“中外運敦豪”)董事總經理吳東明11月10日晚間接受記者采訪并沒有否認,“退出美國國內快遞市場后,我們(指中國公司)將獲得更多的資源。”

  據了解,DHL在中國市場近幾年的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去年其在中國的業務量是1850萬票,另外兩個業務單元(供應鏈和全球貨運)的總業務量是59萬票。中國市場快遞業務在DHL全球快遞業務量中的比例超過10%,為DHL全球第二大快遞市場。

   中國市場賺到的錢被大量用于填補美國的窟窿,DHL在中國的拓展計劃比較UPS和聯邦快遞相對保守。尤其是在中國國內快遞市場的開拓上。吳東明坦言,目前DHL在中國市場的國內快遞業務業務量極少,所占比例僅為3%,且目前的定位是為國際快遞業務客戶提供增值服務。但UPS與聯邦快遞已大舉鋪陳國內快遞網絡,并接連降價爭奪國內快遞市場的份額。

  DHL顯然不愿再被動下去,進而失去中國市場。今年6月,中外運敦豪涉足快遞零售市場,嘗試拓展其國內快遞業務。有市場傳聞稱,中外運敦豪還在積極從陷入困境的中國民營快遞公司物色收購對象,以便用最短時間擴展其國內快遞市場網絡。

  對于這一傳聞,吳東明笑言該公司一直在尋求機會,但是還需與合資公司進行溝通。他還表示,該公司會繼續實施2006年制定的“中國優先”策略,隨著網絡現金流的充裕,有望采取更為積極有力的措施。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