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鋼市“紅色”是否可期
2008-10-7 11:1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記者李志軍)截至10月6日收盤,鋼鐵股緊跟暴跌的煤炭股等第一軍團位居第二軍團,其中寶鋼跌幅超過5%。
這是 “十一”長假后的第一天,鋼市在錯過 “金九”后,希望在 “銀十”飄紅,開市后的大跌把人們的美好愿望擊碎。固然,股市下跌與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的關聯較大,但從微觀來講,這也反映出了多日萎靡的鋼市難見起色。鋼市能否在金秋十月一舉改變近兩月的跌跌不休?
減產 利劍出鞘
減產對于企業,是不得已而為之,而限產對于市場,是短期內保持市場價格的有效手段。
針對嚴峻的國際國內市場形勢和鋼鐵企業經營狀況,9月29日,河北鋼鐵集團、首鋼、山東鋼鐵集團、安鋼等大鋼廠共聚河北邯鄲,對當前鋼市及企業面臨的挑戰進行了深入研討。
在此次會議上,重點討論的是如何應對一路下跌的市場趨勢,其中除了減產以外,還有消化庫存、加強企業之間的高層信息交流、實行以銷定產等策略及應對辦法。
而眾多措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大鋼廠聯手減產20%。 “利劍”已出鞘,只需觀其成效。實際上,除了減產、限產這些所謂的硬性手段以外,鋼鐵生產企業應趁此機會,從企業內部著手,提高創新水平,進行降低生產成本等軟指標的升級換代。如此,變不利為有利,軟硬結合,也許能達到企業想要的效果。 (相關評論見今日2版)
成本需求雙面夾擊
中鋼協的數據顯示,鋼企成本逐月上升,前7個月同比上漲60%,月達到70%,漲幅進一步擴大。而國內鋼材需求同比增幅上半年增長13%,至7、8月份則降至6%。由此,鋼市面臨成本上升與需求減弱的雙重夾擊,其困境不言而喻。
而近日原材料的價格下跌,照常理應該對鋼企是好消息,而此次恰恰相反,原材料價格的下行卻成為了鋼價繼續跌勢的助推器。據新華網提供的數據:近日,國內鐵精粉市場整體運行低迷,部分地區鐵精粉報價大幅下滑,成交情況沒有明顯好轉。唐山地區鐵精粉(66%干基含稅)價格為每噸1050元,較前期下跌180元。除此之外,焦炭等原材料價格也是一跌再跌,這讓業內人士充分體味了市場的變化莫測。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國內需求下降,鋼價跌勢未減,而原燃料價格走低又進一步助推新一輪鋼價下跌。在巨大的虧損壓力下, “減產保價”已經成為很多鋼廠的 “保命牌”。然而這其中也不乏理性的聲音:如果市場價格企穩,鋼廠很可能會增加產量。但無論如何,金秋十月鋼市要想迎來 “艷陽天”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