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談判需要新思維
2008-10-30 19:1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邱林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日前表示,2009年全球鐵礦石談判仍由寶鋼代表我國鋼企進行,鐵礦石談判機制需要改變,并已開始與三大國際礦業巨頭接觸。由于我國鐵礦石自給率約為45%至50%,另外一半需要進口,因此,中方與三大國際礦業巨頭的價格談判,也牽扯著無數人的心。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年,在與礦業巨頭們談判中,中方基本上處于弱勢地位。
在多次國際鐵礦石談判中,中方更多的是追隨原有的談判機制。單從量上看,中方理應在進口鐵礦石價格談判上擁有話語權,但是由于國內鐵礦石進口企業中有不少小規模的經銷商和貿易企業,為爭奪礦源而在全球搶購鐵礦石,之后囤積居奇,助長了國內鐵礦石市場價格的虛漲,給國際礦業巨頭堅持大幅漲價提供了借口。
當然,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國際經濟形勢和鋼鐵市場狀況已發生巨大變化,對抑制鐵礦石價格的繼續上漲有許多有利因素。其實,國際礦業巨頭對當前市場形勢也是十分清楚的,因此近來頻頻 “吹風”,以停產或漲價為名為即將到來的鐵礦石談判造勢。例如淡水河谷就對我國鋼企提出了12%的漲價要求,遭到我方的拒絕。
“我的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曾節勝認為,在全球經濟走弱態勢日漸明顯、鐵礦石供需正朝買方傾斜之際,現貨礦價格正日趨向協議礦價格靠近,未來鐵礦石現貨價總體上低于協議價的可能性完全存在,中方沒必要一廂情愿地維護現有的談判機制。中方在多次談判中處于被動地位,甚至被迫接受力和必拓、力拓不合慣例的加價要求,正是習慣于與礦業巨頭采用的這種價格談判機制。
隨著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跌,原有的鐵礦石談判機制已不適用,中方必須考慮改變礦石談判機制。屆時,將不分長協和現貨,不分澳礦、巴西礦或是印度礦,全部統一價格。中方不應當實行現貨價和長協價兩種價格,更不應當在長協價中還存在巴西礦和澳礦兩種價格。而且日本一直都只有一個價格,即長協價。
也許,目前徹底改革國際鐵礦石談判機制,還需要時間和談判智慧,但中方需要談判的新思維。實際上,國際礦業巨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作為鐵礦石的進口大國,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 “需求方”影響力,左右市場價格,在今后的鐵礦石國際定價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改變目前被動接受由國際礦業巨頭單方面主導國際礦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