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開發區加快建設“新經濟平臺”
2008-10-29 14: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開發區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在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對自身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這樣的理念,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提出要把開發區建設成為“中國21世紀向西開放、面向中亞的新經濟平臺”的奮斗目標。
10月9日,在烏魯木齊出口加工區內的新疆中亞食品研發中心生產車間里,36歲的李桂華穿著藍色制服,戴著帽子、口罩和手套,在罐裝生產線上過目著一個個被裝滿番茄醬的罐子,經過傳送帶到下一道封蓋工序。
車間里,有像李桂華這樣穿藍色制服的工人,有穿紅色制服的工人。他們在不同的生產線上,從事著不同的工作,從洗滌車間到燈檢,從罐裝到封蓋,從殺菌到噴碼、貼標……最后到出口,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
中亞食品年增300%
新疆中亞食品研發中心有限公司,2005年入駐烏魯木齊出口加工區,是出口加工區第一家出口產品的企業。短短的幾年時間,公司外匯收入的增長速度就超過了270%。“這個公司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我們也希望付出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回報公司。”李桂華笑著說。
當天,記者來到烏魯木齊出口加工區海關關口,這個關口是出口加工區內所有企業生產產品出口的第一道關口。只有通過了這個關口,產品才能遠銷國外。
新疆中亞食品研發中心生產的番茄沙司、辣椒醬和酸黃瓜等產品,在新疆的市場上都沒有見過,因為這些產品和這家企業生產的其它產品全部都銷往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而這些產品的原料又全部都是新疆地產的。
中亞食品研發中心總工程師褚雄燕介紹,作為一家最早從事食品貿易的企業,之所以選擇在烏魯木齊出口加工區里面建立生產工廠,看中的不僅僅是出口加工區出口退稅的優惠政策,最主要的是區位優勢和出口加工區提供的快速出關通道和合理的商務成本,讓產品出口更加暢通。
目前,該企業的年增長率在300%左右,產品的市場份額已占到哈薩克斯坦國內市場的30%左右。去年該公司出口量達到4000噸,出口金額400萬美元,與2006年相比,分別同比增長293%和334%。今年上半年,企業實現出口金額212萬美元。
引進外貿龍頭三寶
據了解,烏魯木齊出口加工區已累計投入兩億元完善區內各項配套設施,引進了番茄醬深加工的中亞食品、生產石油機械設備的三寶實業等6家生產企業和1家現代物流企業。截至去年,出口加工區完成對外貿易總額8113萬美元。
去年,出口加工區成功引進了新疆外貿龍頭企業三寶實業集團,該公司一直與中亞各國特別是哈薩克斯坦開展進出口業務,目前已發展成為以對外貿易為主,集對外承包工程、倉儲物流、旅游購物為一體的綜合型外貿企業。
10月9日,記者隨著該公司總經理助理任斐來到出口加工區。任斐指著一片空地信心十足地說:“今后這將是新疆乃至西部地區唯一一家家裝鋁制建材生產基地,一期項目正在建設,預計年產加工鋁6000噸;二期2009年建設,占地120畝,年產加工鋁16000噸。產品一部分用于本地,對烏魯木齊經濟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任斐說:“選擇入駐出口加工區,不但可以提高企業在中亞市場的競爭力,除享受一般的優惠政策外,還能享受國家退稅政策,這些優惠政策讓我們的膽子大了起來。”
開創向西開放新格局
新疆周邊接壤8個國家,烏昌地區作為新疆經濟最為活躍的核心區域,是我國商品向西出口的絕佳“跳板”。作為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新疆惟一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自2003年3月成立以來,與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了“兩區同域、政策疊加、功能完備”的經濟區域,總控制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首期圍網0.4平方公里于2005年7月通過國家九部委驗收,正式封關運作。對承載國家產業政策、帶動新疆對外貿易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近兩年,嘉里大通、三星、索尼、海爾、聯想等大型企業計劃將國內生產和國外進口的相關前端產品運到出口加工區,通過在區內集拼使之成為配套的終端產品,再最終分銷到中亞地區。因此,開發區兩委整合周邊相關資源,把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作為開發區向西開放的突破口。
烏魯木齊出口加工區副主任俞梅介紹,綜合保稅區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在內陸地區的具有保稅港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具有口岸、物流和加工三大主要功能,并可承擔國際貿易、保稅倉儲、轉口轉運、保稅加工等,是目前國內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去年年初,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蒙志鵬在開發區第一次全委擴大會議上,前瞻性地提出了向西開放戰略,以出口加工區為載體,充分發揮新疆向西開放大通道和橋頭堡的作用,緊緊抓住當前“外資西進、內資西移”的大好機遇,面向中亞、西亞、南亞、東歐及俄羅斯等市場,建設國家向西出口加工基地、中轉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努力把出口加工區建成各類企業開拓中亞等國際市場、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平臺。
打造“新經濟平臺”
國務院32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在全國形成西部陸上開放和東部沿海開放并進的對外開放新格局,要完善進口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網點建設,加快烏魯木齊出口加工區招商引資,同時,引導內地企業在新疆口岸參與建設高水平的工業園區、現代物流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要把新疆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商貿中心。
好的政策帶來好的機遇和挑戰。烏昌地區作為新疆經濟最具活力的天山北坡經濟帶的中心,決定了烏魯木齊出口加工區的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因此,開發區提出“用10至15年時間,把開發區建設成為‘中國21世紀向西開放、面向中亞的新經濟平臺’”的奮斗目標。
俞梅說,發展外向型經濟,緊抓當前“外資西進、內資西移”大好機遇是我們必然的選擇。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出口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增幅超過100%,占全區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由35%上升到50%。
去年,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6.4億元、工業總產值127.7億元、工業增加值39.3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1.1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74.1%、84.2%、6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