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政策演變中的國內鋼材市場
2008-10-27 10: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戎剛
一、鋼鐵下游行業的發展狀況
1.建筑行業
由于二元經濟結構和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中國仍會維持較高的投資率,房地產市場長期依然向好,因此長期的建筑鋼材市場應該是樂觀的。目前的建筑用鋼市場低迷更多是調控中暴露的投資結構和需求減弱引起的恐慌問題。前8個月房產投資增幅首次低于30%,利用外資增長6%。
2.機械行業
2008年機械行業全年將保持25%的增長速度,但企業的利潤率可能進一步壓縮,盈利預測有下調的空間,下半年的鋼材價格下跌,其效應目前還很難顯現。對于機床及造船行業而言,由于鋼材采購周期在3個月以上,因此行業盈利水平的改善將在明年第一季度得到體現。而裝載機、小型挖掘機及叉車等機械產品,因其生產周期、鋼材采購周期較短,所以盈利水平有望在第四季度出現反彈。
工程機械全年產值增速應在40%左右。盡管未來兩年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放緩的態勢比較明顯,但工程機械行業作為我國機械工業行業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子行業,隨著我國企業逐步突破技術瓶頸,零部件的國產化率有望持續上升,未來兩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機床行業增速下降,轉暖需政策刺激。機床下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快速下降,使得機床產量同比增速大幅回落。2008年7月,金切機床和數控機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87%和-7.34%。作為機械行業中最受國家政策呵護的子行業,未來技術進步仍是中國機床行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處在機床行業經歷結構升級的階段。重型和高檔次產品贏利性強,也是機床工業的發展方向。
3.船舶制造
調整已經開始。船舶制造業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行業,且具有非對稱周期的特點,即繁榮期短,衰退期長。該行業盈利能力開始下調。目前,船舶市場已經到達了一個歷史高峰值,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運力供求失衡的情況下,船舶制造業的調整已經開始,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風險。上半年船舶工業利潤同比增長150%,預計2008年全年仍維持高利潤增長。
4.家電行業
2008年1~7月份主要家電產品銷售呈現放緩趨勢。進入7月份以后,主要家電產品銷售增速繼續放緩,空調銷量甚至出現同比19%的回落。第二季度以來,受到涼夏因素影響,空調、冰箱月度銷售增速出現明顯下滑,而歐美經濟衰退、國內房地產市場“滯脹”,經濟增速放緩預期等因素,造成家電消費產品需求出現下降。預計未來幾個月,家電企業面臨的銷售與盈利雙重放緩的壓力還將加大。
5.汽車行業
汽車行業預計仍將維持低迷,并很有可能延續到2009年初。今年前三季度,占國產汽車七成以上的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1.36%,增幅比上半年的17.07%和上年同期的23.84%分別回落5.71和12.48個百分點。1~9月,乘用車共銷售510.32萬輛,同比增長11.36%。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售378.91萬輛,同比增長10.19%;多功能乘用車(MPV)銷售15.43萬輛,同比下降6.66%;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售33.45萬輛,同比增長32.90%;交叉型乘用車銷售82.53萬輛,同比增長13.55%。業內人士認為,與北美、歐洲等增幅為個位數或者負數的地區相比,中國車市能夠保持十位數以上的增速,說明仍然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
2008年8月中國汽車出口57531輛,環比7月減少18%。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近幾年來少見的月度負增長。越南是中國商用車最重要的市場。但8月對越南出口僅有859輛,同比下降73%,由此導致福田、江淮等汽車出口下降。烏克蘭是中國乘用車的主要新興大市場。1~8月對烏克蘭市場出口54萬輛,較2007年同期增長103%。但8月僅出口3814輛,同比和環比均下降50%左右。
二、鋼材價格“暴漲暴跌”的啟示
鋼材價格的“暴漲暴跌”現象不僅僅發生在2008年,鋼材價格在2005年、2006年都出現了較大的波動。2007年鋼材價格更明顯表現為礦石的成本推動效果,2008年上半年的鋼材價格暴漲更多源于礦石價格上漲的 “泡沫”。
在我們開發的鋼材價格 (綜合指數)多因素分析模型中,包含固定資產投資的宏觀經濟指數和鋼材生產的成本合成指數對鋼材價格有顯著影響,其中成本因素的影響又甚于宏觀經濟因素。模型模擬顯示:投資的實際增幅和鋼材生產成本的向下波動幅度稍大,就會引起鋼材價格的較大跌幅。考慮到始于2003年鐵礦石價格逐步開始的大幅度上漲因素,我們認為,本次鋼材價格的調整要以成本調整到位結束。
目前大中型鋼廠虧損面18%,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價格恐慌,加重了下游需求方的觀望心態,進一步加劇鋼材價格下跌。鋼鐵產業目前的生產和銷售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行業集中度提高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但要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
三、未來經濟政策對鋼材市場的影響
1.民營經濟受政策調控影響較大。
2.鋼材價格下跌利好下游行業,但存在滯后效應。
3.宏觀經濟政策將以貨幣政策逐步放松開始,政策逐步回暖。
4.考慮政策滯后因素,2008年底開始,鋼材下游需求形勢可能逐步好轉。但外部環境會制約國內經濟形勢好轉的速度和力度。
5.考慮建筑用鋼量占50%以上的消費量,房地產市場形勢是制約鋼材需求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