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金融危機下廣東企進軍東盟開拓新天地

2008-10-24 18: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引言
在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經濟寒流、歐美市場需求萎縮的情況下,廣東與東盟的貿易合作卻呈現一派欣欣向榮之勢,據海關統計,今年1—9月,廣東與東盟進出口貿易額達到469.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7%,增幅高于同期廣東外貿進出口增幅3.7個百分點,東盟繼續保持廣東第四大貿易伙伴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于本月22—25日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被賦予了廣東開拓東盟新興市場,大力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實施的重要意義。而本屆博覽會上,廣東派出了超過500名來自全省各地的參展商和采購商,希望能從這個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上淘到更多商機。
參展商看法 東盟地理優勢為出口企業資金周轉提供便利
此次廣東組織了144家企業參會,使用展位250個,是國內所有省、區、市中參展企業最多的省份。
來自東莞的雷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從事液晶電視生產的企業,產品全部用于出口。該公司董事長杜元源告訴記者,雖然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都有,但去年以來歐美市場需求不斷萎縮,東盟市場卻以接近10%的增速在穩定上升,如今已占到公司出口值的1/4。認識到了東盟新興市場的潛力后,他第一次報名參加了這屆東盟博覽會。
“產品出口到東盟,首先運輸成本就低很多,一批產品通過海運送到東盟國家中最遠的印尼,也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比起發貨到北歐、南美等地,動輒一個月,時間上就是4倍的區別。發貨快,資金回籠周轉就快,對公司運作大有好處。加上東南亞地區華僑多,語言溝通方便,做生意也相對容易。”杜元源說。
相比之下,廣州秀柏化工有限公司則是借了產業轉移的“東風”。該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郭達晨介紹,他們生產的地坪漆是國內市場上的“單打冠軍”,用于工廠車間地面、地下停車場等,其中部分特種漆如核級防護涂料、高速鐵路防水漆等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而隨著原來的老客戶紛紛到東盟投資設廠,比如富士康到越南投資生產等,他們的產品也隨著出口到東盟各國。此次已經是他們第三次參加東盟博覽會。
“走出去”企業更加重視打造品牌效應
一直以來,廣東鼓勵優勢企業擴大境外投資合作,赴非洲、東盟等地區投資,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建立境外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廣東美的集團就是較早“走出去”在東盟投資設廠的企業之一,目前美的已經是越南最大的中國投資企業,同時在泰國建有風扇廠,在東盟已經設立了7個商務處。此次負責美的集團參加第五屆東盟博覽會的,便是其設于新加坡的東盟公司。
美的新加坡貿易有限公司品牌經理姜濤告訴記者,雖然東盟市場目前在出口份額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增長迅速,2007年美的集團對東盟的出口額為2700萬美元,比起2006年翻了一番,而今年有望實現出口額5500萬美元,又將比去年翻一番。
“以前我們在外投資設廠,OEM(貼牌加工)占了產能一半,同樣一件產品,生產成本是20多美元,市場價可以賣到150歐元。所以接下來我們會重點發展自有品牌,包括這次參加東盟博覽會,同樣是為了提高品牌在東盟市場的知名度。”姜濤說。
采購商看法 逛1個展會采購10國商品
在參展的同時,廣東還組織了一支150余人的商家隊伍,到東盟博覽會上采購商品。商家們形象地將參加東博會稱為“參加一個展會,采購10國商品”。記者逛展館發現,東盟展區果然充滿著濃郁的異國風情。
據介紹,東盟10國參展企業重點展示的商品主要有棕櫚油及產品、大米、木薯、礦產品、橡膠、紅木家具、木材及制品、珠寶玉器、工藝品、電子、日化產品、汽車及配件等。
省商業企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陸文韶是第二次帶隊來參加東盟博覽會,他感覺無論是參展商品的檔次、品種還是展區布置,都比上屆要明顯進步很多。“我們主要是想看在受美國金融風暴影響、進口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能不能在東盟博覽會上找到好的商品進行采購、代理進口等合作”。
他表示,雖然沒有明確簽訂協議,但已經相中部分很有特色的商品,下一步會與廠家進一步聯系。
東盟進口優勢尚待發掘
而廣州卓志物流服務有限公司經理李純卻感覺不太滿意。作為服務提供商,他們既提供物流服務,也從事貿易。“東盟的水果確實不錯,但展品的大部分,比如紡織、農產品、家具,這些用來展示一個國家的文化風情是不錯,但站在貿易的專業角度來講,這些其實都不是國內進口政策所鼓勵的,可操作性不強。比如食品的檢驗檢疫就是個敏感話題。紡織的話,國內紡織服裝出口本身就存在產能過剩。”
結果,李純放棄了在東盟展區尋找商品,而折回國內展區,初步篩選了三四十家企業,準備從中尋找合作伙伴。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廣東自東盟進口高新技術產品168.4億美元,增長13.7%,占同期廣東自東盟進口額的57.8%;其中僅進口集成電路一項就達97.1億美元,增長8.3%,占同期廣東自東盟進口額的33.3%。此外,自東盟進口塑料、成品油、食用植物油、煤的金額分別為18.2億美元、15.3億美元、9.2億美元和5.9億美元,增幅分別高達7.8%、83.9%、39.5%和42.8%。
“其實廣東從東盟進口是具有很強互補性的,但很多優勢還沒發揮出來。當地政府更多是希望廣東企業去那里投資設廠,但受當地政治局勢和經濟發展程度等因素影響,廣東企業仍然顧慮很多,所以目前仍然停留在貿易初級產品的簡單階段。”一位隨團的資深外貿行業人士說。本報記者吳哲南寧報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