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我國智能車路研究實現突破

2008-10-24 11: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輛正常行駛的汽車,突然,車內蜂鳴器響起,前擋風玻璃的顯示屏顯示,前方發生交通事故,減速慢行,注意安全。駕駛員提前減速,繞過事故區。行駛到下一個里程,“前方彎道”、“事故易發區”、“限速60公里每小時”等車輛前方的道路交通信息通過語音、文字不時地向駕駛員提示,而看到顯示這些信息的路側交通標識和可變信息板時,駕駛員早已成竹在胸。突然,車輛進入霧區,車輛的視覺識別系統顯示,視距小于五十米。駕駛員一點都不緊張,因為,基于智能公路磁誘導技術的車道保持輔助駕駛,為駕駛員提供了車道視線引導、偏離車道危險預警等功能。進入城區,面對擁堵的道路,借助一直接入互聯網的車載信息系統,在實時動態交通信息指引下,車輛快速安全到達目的地。 
理念終成現實 

    以前在學術論文和各種論壇、講座上經常描述的上述一幕,在我國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已經成為現實。在2007年于北京召開的第十四屆智能交通世界大會上,在交通部公路交通試驗場,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簡稱國家ITS中心)的工作人員向全球展示了他們在智能車路方面的研究成果,理念終成現實。 

    提起智能交通,離不開智能車路這一核心概念。智能車路系統是當今世界智能交通、車輛工程及自動控制領域的研究前沿,它以公路智能化為基礎,遵循道路基礎設施與車載系統協調合作的理念,集成應用現代通信、信息、自動控制、傳感器等技術實現車輛輔助駕駛及特定條件下的自動駕駛,減少人為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提高公路系統的安全性和運行效率。國家ITS中心自2000年開始對其進行跟蹤研究,目前已形成包括智能公路磁誘導、車輛自動保持車道控制、安全輔助駕駛等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成果。 

    在這一領域,國家ITS中心承擔了一系列科研項目,包括國家科技攻關專題“智能公路技術跟蹤”,國家863課題“智能道路系統信息結構及環境感知與重構技術研究”、“基于車路協調的道路智能標識與感知技術研究”、“基于泛在網絡技術的道路設施及災害信息采集和融合”,交通部西部科技項目“新型公路磁誘導安全輔助系統開發及示范應用”。另外,中心還承擔了《智能運輸系統 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 性能要求與檢測方法》和《智能運輸系統 車道偏離報警系統 性能要求與檢測方法》兩項行業標準。同時,基于上述研究,中心在新疆開展了“掃雪車安全輔助駕駛示范系統”的應用示范。     

突破道路信息采集難關 

    面對這些高深的研究課題,具體的研究內容有哪些?國家ITS中心副主任李斌一句話向記者介紹了他們正在進行的工作:首先確定車輛所在的位置,判斷車輛前方的道路狀態和車輛行駛狀態,然后再利用技術手段,保障車輛按照道路標線安全行駛。這其中的基礎和關鍵就是確定車輛和道路的狀態,并實時采集到車輛前方道路的信息。 

    李斌介紹說,汽車行駛在路面上,采集到的信息越多,對于車輛行駛的安全就越有利。車輛的機器視覺是我們研究的領域之一。在車輛上安裝攝像設備,融合圖像處理、模式識別以及計算機視覺等多項技術,實時為駕駛員提供可靠的信息。這其中,我們突破傳統運用圖像處理技術檢測視頻圖像中目標的局限,將統計學習理論與模式識別理論相結合,采用大量圖像樣本作離線訓練,提取視頻圖像中交通標志的顏色、形狀、運動等混合特征,從而縮短檢測時間,就像人的眼睛一樣,做到交通標志的實時快速檢測。 

    但是,對光照、氣候條件等敏感是視覺識別的弱點。于是,技術人員在電子地圖上提前標注道路沿線的各項信息,如限速區域、急彎地段以及大橋、隧道、事故易發地段。在車輛行駛時,利用車載GPS將車輛位置信息和電子地圖相匹配,這樣,就可以提前告訴駕駛員前方道路情況。 

    在此基礎上,國家ITS中心的技術人員還在道路沿線的交通標識上裝上無線電發射裝置,利用專用短程通信(DSRC)等技術,通過車路通信,將標識信息提前發送給車輛駕駛員,實現提前預警。 

    通過這些技術,駕乘人員可以實時獲取到道路的靜態信息。但是,動態交通信息如何獲取?李斌介紹說,中心研究和開發了基于下一代移動通信的車載高速接入互聯網技術,并研制了車載終端設備,使駕駛員在出行前或在服務區休息時,方便獲得實時路況等出行服務信息。 

    國家ITS中心這些工作的最終目標就是通過智能車路技術,為駕駛員提供與道路環境相適應的安全信息服務,包括沿途道路線形、交通狀況、天氣情況變化而動態調整的安全限速建議和超速預警、危險路段以及事故多發路段提示預警等服務。 

磁誘導技術是發展方向 

    在綜合考慮成本和公路交通特點的基礎上,國家ITS中心遵循以公路基礎設施為核心的車路協調理念,提出了公路磁誘導技術,并開展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 

    李斌解釋說,磁誘導技術通俗地說,就是在道路上縱向按照一定距離鋪設磁道釘,通過在車輛上安裝的磁傳感器,可以實時獲知車輛相對于磁道釘的相對位置,進而得到車輛與道路的相對位置,并通過顯示設備提醒駕駛員車輛偏離狀態。而且“磁道釘本身就是信息”!面對記者的疑問,李斌說,磁道釘有南北極(類似于正負極),也就是相對于計算機的0和1,我們在鋪設磁道釘時,將道路前方信息進行二進制編碼,按照不同的極性布設磁道釘。當車輛經過時,不僅可以獲得車輛對于道路的相對位置。同時,就像計算機讀取數據一樣,“讀”出車輛前方的道路信息。 

    目前我國智能公路系統的應用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智能公路系統的全面實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記者從國家ITS中心獲悉,中心在國家863課題、交通部西部課題等項目支持下,正努力推進我國智能公路系統研究應用向縱深發展,并以交通運輸部試驗場環境條件為依托,逐步搭建完善我國目前唯一的智能公路實體試驗系統。同時,在科研和具體應用中,綜合應用上述幾種技術,最終將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智能車路發展方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