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000個集裝箱分類編碼有望降低物流成本
2008-10-22 13: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有數據顯示,僅今年以來,義烏小商品市場內58000個商鋪中,有85%以上的商家都推出了新產品。
而對如此數量龐大的小商品種類,對于外國客商來說是一種誘惑,同時也是一次體力和腦力的挑戰。
健力健身器材銷售中心老總李明告訴記者,他店里的各種健身產品就多達300多種,每次和外商交易,光解釋商品的種類就要花去他不少的精力。
不過,不久的將來,李明也許就不需要再為這些事頭疼了。在新發布的《小商品分類和代碼》一書中,外商不僅可以找到各種商品的品種代碼,用精確的代碼進行網上訂貨,還可以在自動分類系統中,將編碼與海關分類、檢驗檢疫商品分類、物流分類自動進行比對,大大減少商品在海關出口的流通成本。
對于一個外貿依存度達到65%以上的地區來說,這種統一快捷的標準化物流過程,必將給商品的流通節約大量的物流成本。
下午四時,在義烏海關的大門口,等候海關檢查的集裝箱車在兩條馬路上,排起長達幾百米長的車隊。每天,通過義烏海關出口國外的集裝箱車就多達3000輛,今年9月11日,更是創造了一天3348標箱的商品出口單日紀錄。
而如果每輛集裝箱車在編碼核對上節約5秒鐘,每天就可以節約4個小時的物流時間。
據義烏市涉外服務中心主任陳林瑞介紹,截至9月底,義烏共有來自83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設立代表處1899家,比去年年底凈增443家,為歷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年,其中9月份新設立65家,同比增長15%。
記者注意到,在這些增加的外商中,一些原來聯系并不多的國家,像巴西、俄羅斯、印度正在成為義烏市場主要出口對象,雖然有專家預測世界經濟增長會大幅降低,但是新興市場的經濟,卻在最近增長了近2倍,成為義烏今年外貿經濟逆市上升的成長主力。
在義烏市市長何美華看來,近期國際經濟環境的不景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對義烏市場也是一種機遇。“像美國正在面臨的次貸危機帶來的收入下降,迫使許多人減少奢侈品的消費,轉而消費中低檔的日用品,這正是義烏市場的主要商品內容。”
何美華認為,義烏市場上所賣的基本上都是日用小商品,它的最大優點是,不管日常開支如何壓縮,人們還是必須要消費,差別最多是用得好些差些。“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如果我們的分類編碼能在物流環節,幫助外商節約采購成本,同樣也是在價格上爭取到了優勢,美國仍將是義烏的出口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