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一周兩罰單 阻擊聯邦快遞

2008-10-21 10:5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中國市場大打低價牌的快遞巨頭美國聯邦快遞公司 (簡稱 “聯邦快遞”),進退兩難。中國的郵政部門一周內對它進行了兩次耐人尋味的處罰,這是跨國快遞公司進入中國20多年來第一次領到罰單。  
  更令它尷尬的是,聯邦快遞向郵政部門提交的備案資料日前被退回,理由是不具備經營中國國內快遞業務的資質。如果這一點被更權威的政府部門認定,聯邦快遞謀劃經年并巨資投入的國內快遞業務,將處于違法狀態。 
  在曾經一團混戰的市場上,競爭對手們已經開始聯手阻擊這個全行業的“敵人”。他們已經達成默契,不會跟進降價,還在醞釀以“產業安全”的名義做出更有力的回擊。 
  這似乎是聯邦快遞沒有預料到的。而這個剛剛展開第一回合的棋局,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家急于搶占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 
  微妙的處罰 
  國慶后的第一周,聯邦快遞國內快件的貨量繼續飆升,6月份開始的新一輪大規模降價開始顯現成果。該公司發給本報的采訪回復中稱,“我們得到了客戶的積極反饋。” 
  監管部門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一周之內,來自天津和四川郵政管理部門的兩張罰單,開給了忙碌中的聯邦快遞分公司操作中心。 
  10月13日,國家郵政局網站在首頁顯著位置發布的兩條新聞顯示,天津市和四川省郵政執法人員分別在10月8日和10月9日進行的現場執法檢查中,發現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和成都分公司違法寄遞信件,上述兩家分公司的負責人承認了違法事實,郵政部門對這兩家分公司進行了行政處罰。 
  按照1987年開始實施的 《郵政法》第八條的規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的寄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1990年頒布《郵政法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信函是指以套封形式傳遞的緘封的信息的載體。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是指以符號、圖像、音響等方式傳遞的信息的載體。 
  這意味著除非受到郵政委托或國務院另有規定,國內外快遞企業均不能在中國經營信件的寄遞業務。《郵政法》這一專營規定,也是郵政部門以往查處民營快遞公司違規經營的主要法律依據。 
  本報獲悉,天津市郵政執法人員10月8日對聯邦快遞天津分公司進行例行檢查時,當場查獲了14件違法收寄的信件。次日,四川省郵政管理局在對聯邦快遞成都分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時,現場查獲了該公司違法經營的信件6件。 
  隨后,郵政部門對聯邦快遞的違規行為進行了行政處罰。天津市郵政執法人員下發了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該公司在期限內糾正違法行為,并將整改情況以書面形式上報。四川省郵政管理局要求立即停止經營信件寄遞業務的違法行為,責令該公司將違法收寄的信件退回用戶,并罰款人民幣3000元。 
  對于分公司被罰事件,聯邦快遞10月16日回應本報稱,(公司)正在就此事宜和有關部門進行溝通,以確保公司遵守相關法律規定。 
  據快遞行業資深人士介紹,由于法律對“信函”的界定相對模糊,而且文件類快件的利潤率較高,快遞企業在開展業務時很難避免收寄信函,包括聯邦快遞在內的跨國快遞公司也不例外。不過,四大國際快遞公司自從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以來,從未因違規經營信函而受到處罰。 
  耐人尋味的是,這兩次處罰是由兩家省級郵政管理局對聯邦快遞兩家分公司實施的,而不是由國家郵政局直接出面處罰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 
  知情人士解釋說,按照目前仍然有效的《郵政法》,并沒有直接規定郵政主管部門享有行政處罰權,該權力是由工商部門行使的。不過在國內很多省份,包括四川和天津出臺的地方郵政法規中,郵政部門直接獲得了這項權力,或者被授權代工商部門執行。 
  例如,2001年8月通過的 《四川省郵政管理辦法》規定,未經郵政企業委托擅自經營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物品速遞業務的,由市、州以上郵政部門責令其將收寄的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及收取的資費退給寄件人,并處以3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中,政企分開后的國家郵政局進入交通部,并被賦予管理快遞業務的職能。即將接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郵政法(修訂草案)》中,郵政部門擁有了監管快遞市場的權力。 
  模糊的資質 
  對聯邦快遞而言,來自地方郵政部門的兩次處罰不會產生實質性的沖擊,更何況它有權對地方郵政管理局的行為申請行政復議,如果它認為后者的行為缺少法律依據。 
 不過,郵政的兩張罰單似乎傳遞出一個信號,即聯邦快遞已經被納入監管部門,尤其是郵政部門的監管范疇,而且很可能是重點監管的對象。    知情人士稱,聯邦快遞大幅降價引發市場的強烈反響后,國家郵政局的官員曾多次找該公司“談話”,聯邦快遞也多次做了口頭和書面的承諾,但其在市場上的競爭策略,包括價格手段,并沒有做出實質性調整。 
  2007年5月,在啟動國內快遞業前一周,聯邦快遞高級副總裁兼全球國際業務總裁鄧博華拜訪了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會談中鄧博華表示,聯邦快遞是守法企業,將完全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定開展經營。 
  在過去的20多年中,跨國快遞公司憑借技術、資金和本土合資伙伴的網絡優勢,獲得了中國國際快遞市場70%以上的市場份額。隨著2005年12月中國國內快遞市場的放開,它們開始涉足國內快遞業務,尤以聯邦快遞步伐最為迅猛。 
  2006年1月,聯邦快遞斥資4億美元,收購了合作伙伴大田集團在合資企業大田-聯邦快遞有限公司中的50%股份,以及大田集團經營國內快遞業務的資產。隨后,聯邦快遞在杭州蕭山機場設立了中國區轉運中心,租用民營奧凱航空公司的三架貨機運營其國內航空貨運網絡。去年6月,聯邦快遞正式推出中國國內快遞業務,并在隨后的一年內展開三輪大幅降價。 
  聯邦快遞回復本報說,通過向市場提供更優惠的價格,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的客戶能夠享受到我們可靠的服務,以便優化他們的供應鏈。 
  不過,聯邦快遞正在大舉開拓的國內快遞業務,正被涂上“非法”色彩。近期,聯邦快遞向國家郵政局提交的備案資料,被后者退回,郵政部門認為,聯邦快遞不具備經營國內快遞資格。 
  按照今年7月16日頒布實施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快遞企業應在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到郵政管理部門辦理備案手續。其中,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經營快遞業務或經營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的,企業總部到國家郵政管理部門辦理備案手續。未辦理備案或變更備案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 
  知情人士稱,國家郵政局有官員認為,聯邦快遞的工商執照所確定的營業范圍中,沒有國內快遞業務。而且到目前為止,國內法律僅允許外商投資快遞公司經營國際快遞業務,并沒有允許外資經營國內的快遞業務。 
  本報從工商部門查詢到的大田-聯邦快遞有限公司注冊資料中,營業范圍僅限于承辦國際快遞 (不含私人信函)、報關、報驗和報檢業務。 
  不過中國加入WTO時,承諾到2005年12月開放國內快遞業務,聯邦快遞收購的大田集團國內快遞資產中,部分網點具有經營國內快遞業務的資格,這或許是聯邦快遞確信自己擁有國內快遞資質的理由。 
  截至本報發稿,對于聯邦快遞是否擁有經營中國國內快遞業務的資格,政府部門尚未做出結論。 
  對手的行動 
  碰觸政策紅線的同時,聯邦快遞還在市場上遭遇本土競爭對手的聯合阻擊。 
  日前的一次行業內部會議上,順豐速運、申通快遞、宅急送、圓通速遞等幾家國內領先的民營快遞企業老總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盡管會談內容不得而知,但知情人士猜測,這幾家公司已經達成默契,不會采取跟進降價的措施,而且還會從“自保”走向“互保”。 
  “大家要團結起來,誰家有困難,我們都愿幫助。”一家民營快遞公司的高層在上述行業內部會議上表示。 
  盡管聯邦快遞在中國國內快遞市場上目前還只是一個輕量級選手,但它通過降價發起的凌厲攻勢,引起了對手們的恐慌。本土快遞企業擔心,聯邦快遞通過虧損擴張獲得國內快遞市場主導權后,會像其在墨西哥和埃及市場那樣坐地起價將整個行業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而郵政EMS和民營快遞公司,將會喪失生存空間,快遞行業的產業安全,乃至整個國家的信息安全,都將受到威脅。 
  據了解,本土快遞企業已多次向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投訴,反映聯邦快遞低價競爭給市場秩序造成混亂,以及給產業安全帶來的沖擊。它們呼吁政府部門聯合執法,及時制止外資快遞物流企業低價傾銷和違法違規行為。 
  本土快遞企業還主張,國家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梳理我國有關快遞業的政策,特別是外商投資政策,對妨害民族快遞企業發展的政策予以清理,出臺支持骨干民族快遞企業發展的政策。 
  政府部門也已注意到了來自市場的各種聲音。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于7月2日啟動了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前者兩次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對國內快遞企業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并向商務部和發改委有關部門提交了調查報告和情況反映,目前正在研究對策措施。 
  不過對于本土企業而言,最重要的反擊武器并不是政府的扶持政策,而是自身競爭力的提升。郵政EMS總經理袁國利說,只有民族快遞企業盡快提升競爭實力,做大做強,才能對中國快遞業擁有控制力和發言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