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縣域經濟發展新跨越
2008-10-21 2: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02年底劃歸柳州市管轄之后,鹿寨縣域經濟保持高速發展,先后于2005年和2007年兩次成為“全區經濟發展十佳縣”。但鹿寨縣委班子清醒地認識到:過去五年發展取得的成績,只是彌補了過去20多年發展慢帶來的損失;要想縮短跟發達縣市之間的差距并迎頭趕上,還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實施工業經濟的“二次創業”,努力實現縣域經濟的發展新跨越。
為此,鹿寨縣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十屆六次全會的精神,以更解放的思想、更創新的思路、更積極的措施、更務實的作風,全面實施“二次創業”,進一步推動“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的聯動發展。
竭力加快工業發展
一是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和企業。一方面,進一步做大做強原有的化工、制糖、造紙、建材、農產品加工等一批存量產業;另一方面,加大對引進項目和在建項目的跟蹤、協調、服務力度,幫助解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培育新的工業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為工業經濟增強發展后勁。
二是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繼續依法清理閑置土地,開辟產業空間載體,引進增量。加快園區的供水、供電、通信、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外來投資項目入駐工業園區,抓住柳州企業“退城進園”機遇,加快爭取市區工業企業和項目向縣屬工業園區轉移。
三是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要嚴格落實好“三項制度”,規范政府工作人員行為,提升政府服務形象;在項目審批、辦事流程等方面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提高行政效能;要做好園區整體形象的策劃、宣傳、推介工作,增強園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千方百計引進一批規模較大、技術含量較高、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
努力推進城鄉建設
推動城市建設升級。加快推進華禹大廈、經濟開發區寫字樓、農村合作銀行大廈等一批高層標志性建筑和縣城南環路、飛鹿大道改造、美食城、經濟適用房、城南汽車客運站建設等重點項目建設;啟動商業步行街改造工程,建設垃圾中轉站、停車場、公廁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加強城市綠化美化,強化城市管理,爭創“全區綠化園林縣城”和“國家衛生縣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及城市品味。
統籌推動城鄉經濟發展。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大對農業和農村投入。大力推進以農田水利和農村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扶持和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養殖業,著重扶持一批養殖大戶,加強農民技術培訓,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提高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能力,努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深化農村綜合配套改革,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提高城市綜合功能。一是加快香橋國家地質主題公園的配套建設,發展山岔灣、長塘水庫、古嘗河、杏運農業觀光園等農業觀光旅游,提高旅游業的影響力和效益;二是進一步規范引導房地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精品樓盤、住宅小區,提高城市品位和檔次,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建設,保持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三是圍繞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大力發展比較配套、完整、規范的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以現代物流為重點的生產性服務業;四是積極發展為居民生活服務的商貿、社區服務、市政公用事業、文化體育等服務業,特別是要加快商業步行街的改造建設,不斷提升第三產業發展的水平。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2008年,鹿寨縣先后遭受冰凍和洪澇災害,給縣域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影響,也給全縣人民帶來很大的財產損失。災后重建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為確保災后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能夠快速推進,縣委實施了縣領導及縣直部門包重點村屯、鄉鎮包村、各村包戶、鄉鎮干部掛點的組織負責制,做到不完成任務不收兵,一抓到底,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在按時按要求完成災民倒房重建工作的同時,要在農村經濟上力爭上半年損失下半補,大災之年不減收,為實現新的奮斗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維穩方面,要嚴格實行“一崗雙責”和領導干部下訪接待制度,對重大信訪和重信重訪問題實行領導包案制度,加大矛盾糾紛的排查力度,健全“三位一體”的矛盾調處機制,加強鄉村兩級綜治和調解機構建設,充實力量,盡可能地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要進一步加強情報信息工作,及時掌握預警性信息,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努力營造充滿活力的發展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安全文明的生產環境、祥和穩定的治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