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年底啟用
2008-10-20 10: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預計今年年底啟用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安靜地躺在離白云機場客運站不遠處。進入轉運中心的路尚未鋪設完畢,“不過,這里啟用后每周將帶來150多個航班在白云機場起降。”承建方告訴記者。根據德國的羅蘭·貝格公司和美國的坎貝爾公司的統計,聯邦快遞亞太運轉中心啟用后,對廣州的GDP的貢獻,2010年和2020年,分別將達到70多億元和980多億元,由此帶來的就業人口分別將達到14.6萬人和80.7萬人。更重要的是,以空港經濟龍頭帶動的廣東空港經濟,正在成為提升廣東產業國際競爭力、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
廣東先天優勢
記者了解到,緊隨聯邦快遞之后,許多國內外航空公司、物流及相關企業紛至沓來,在花都區規劃發展的空港經濟區,已有近20個新項目落戶,總投資額約65億元,機場所在地區已經成為吸引國內外高附加值產業投資的熱點。
在與美國最大的航空快遞物流企業聯邦快遞“聯姻”之前,白云機場有著眾多“情敵”。
事情還得說回2003年。
隨著快遞業務的高速發展,6年前,聯邦快遞已經明顯感覺到,位于菲律賓蘇比克灣的亞太轉運中心的規模已經明顯不能滿足它的發展需要,在租用合約即將到期之際,聯邦快遞開始四處尋找新的合作伙伴。2003年,聯邦快遞把橄欖枝拋向了正在緊張建設中的新白云國際機場。
當時,白云機場并非聯邦快遞的唯一選擇。背靠珠三角香港機場是世界知名的航空樞紐機場,多家快遞巨頭亞太總部均落地香港;深圳機場得南航貨運基地之優勢,貨運量一直領先白云機場;坐擁長三角經濟優勢的上海機場,國際航線數量明顯多于廣州;另外,在菲律賓,聯邦快遞已經與菲律賓蘇比克灣亞太轉運中心續約三年至2010年到期,克拉克機場則更具發展潛質。
“表面看上去白云機場似乎四面楚歌,但是仔細分析之后,白云機場的敵人只有一個,就是我們自己!所謂的對手不過是討價還價的籌碼。”當時參加談判的核心人物、白云機場副總裁陳曉寧向記者回憶,那個時候,在香港,200萬噸的貨運吞吐量已經極度飽和;在深圳,同樣遭遇到飽和的瓶頸;在上海,聯邦快遞的競爭對手UPS已經在籌建其中國的轉運中心;在菲律賓,沒有一個機場可以容納得下未來的主打機型———A380。
而白云機場自身的優勢是所有機場無可替代的:它是國內首個按照中樞理念規劃建設的機場,且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去亞洲的主要城市飛行時間都不超過4個半小時。
最無可替代的還是其身處經濟高速增長的珠三角,這里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制造中心,高科技產品年產值高達2664億元,貨運總量與長三角三省一市相差無幾,如果加上泛珠地區,龐大的貨運潛力令人驚嘆。
現代產業體系重要一環
“以往對于聯邦快遞來說,所有來往亞太的業務都必須通過菲律賓,然后從菲律賓再通過國內的首都機場、浦東機場和深圳的寶安機場分轉向全國各地。而這一中心的落成,所有來往快遞物品,都直接落地廣州,再從廣州中轉。”一位長期接觸聯邦快遞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一便利的中心,吸引的將是大量相關行業的聚集、形成新的產業鏈以及包括相應產業的升級。
光有轉運中心是不夠的,據了解,省機場集團正積極與花都區、白云區等當地政府一起擬在緊鄰聯邦快遞轉運中心周邊區域規劃建設配套產業園區,完成“三級跳”:
首期規劃為6.6平方公里,預測實現生產總值將達到330億元,提供就業機會6.6萬人。
二期規劃總面積達到14平方公里,實現生產總值1195億元。
遠期規劃為20平方公里,預測實現生產總值2876億元,提供就業機會不少于28.7萬人。
這樣一來,空港經濟作為廣東一大現代產業板塊也將迅速崛起,反過來增強廣州這座區域性中心城市在華南地區、泛珠三角地區乃至東南亞地區的輻射力,從而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聯邦快遞帶來更多的是一種招商引資的優勢軟環境。”一位見證決策的人士告訴記者,“這已經不是純粹意義的物流和貨運,已經成為吸引外資的吸引點。”
上述已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產業鏈循環:良好的投資環境—跨國巨頭的紛紛落戶—需要更多的便捷服務—快遞與物流服務的切入—更加吸引人的投資環境。
空港經濟背后的新思路
當前有一種比較公認的說法,未來十年,以新白云機場為核心的空港經濟區將是帶動所在地區未來具有高附加值的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增長極”,包括空港物流、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航空產業以及相關服務業在內的產業集群將會有較大發展。
這種觀點恰恰吻合廣東關于現代產業體系的最新布局。今年7月28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公布《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把“珠江三角洲現代產業核心區”列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八大載體之首。
更值得關注的是,該《決定》并未按照傳統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來劃分,而是提出,廣東省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體是包括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六大產業。其中這一大產業就是: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重心的現代服務業,比如金融業、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外包服務業、商務會展業、文化創意產業和總部經濟。
本報記者謝思佳景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