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龍巖市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2008-10-2 12:3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9月19日,海西龍門物流園一期征地拆遷工作全面啟動。海西物流園規劃總用地面積5219畝,是龍巖市建設中心城市商貿物流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以構建區域性物流商貿中心為目標,立足海西發展大局,服務龍巖中心城市,輻射閩粵贛周邊。 
    改革開放以來,龍巖市堅持以“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主線,大力實施“農業穩市、工業立市、三產強市”戰略,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全市綜合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得到不斷優化,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經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龍巖市經濟增長率年均高達11.5%,同時三次產業結構逐漸趨于合理,并向優化和升級的方向發展。三十年間,第一產業比重下降27.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15.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11.8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2007年的17.6∶50.3∶32.1。農村經濟呈現了非農業比重穩步提升、種植結構繼續持續優化、高附加值農業迅速壯大的態勢。種植業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由 1978 年的79.6%下降到2007 年的39.9%,牧業占比重由1978年的11.0%提高到42.3%,非糧農作物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比重由1978年的8.8%提高到42.1%;工業經濟呈現重工業比重大幅提高、“非資源型工業”、高技術產業迅猛發展的態勢。2007年,重工業產值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的比重達72%,比1978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非資源型”企業實現產值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的比重達46%。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的比重達17.77%,比1996年提高17.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呈現交通運輸、貿易餐飲等傳統產業比重下降,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商務服務、娛樂業等新興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攀升的特點。2007年,金融保險、房地產業在第三產業總量中的比重為8.6%和11.3%,分別比1996年提升1.6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商務服務、娛樂業等新型服務業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由1996年的6.5%上升到9.2%。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龍巖市經濟呈現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競相發展”的新格局。改革開放以來,全市通過企業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有資產得到整合和優化,國有經濟活力大大增強。公有經濟持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在國民經濟中仍居主導地位。三十年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異軍突起,逐步成為閩西經濟發展的生力軍。特別是1995年以來,全市非公有制經濟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長,非公有制經濟在GDP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并于2002年超過公有制經濟,到2007年約占55%。其中,個私經濟已基本占據閩西經濟的半壁江山,是改革開放以來最為活躍的所有制類型;港澳臺與外商經濟逐漸成為閩西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程璧暉 莫志強 戴華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