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產業損害預警工作推動物流行業穩健發展
2008-10-17 10: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何黎明
物流行業產業安全形式座談會的主要內容是交流當前國內物流行業的產業安全形勢,討論研究如何進一步做好物流業產業安全預警監測工作。借此機會,我談幾點意見。
一、物流行業產業安全關系國家經濟安全
現代物流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聯接生產、建設、貿易、消費等國民經濟領域,是上下游結合、一體化運作的過程,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產業。物流產業安全工作,既關系著我國現代物流業健康、穩定、快速發展,關系著我國物流企業做大做強,關系著我國物流產業競爭力水平的提升,也關系著國民經濟的安全。
我國物流產業雖然起步晚,但發展很快,特別是入世以來,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宏觀背景下,我國物流業呈現持續快速發展態勢。據我會統計,2001年以來,反映物流需求的社會物流總額年均增長25.2%,今年上半年又增長了28.1%,增幅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國民經濟發展對物流需求不斷增大,GDP總量與物流總額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數由2001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3.1,即我國每單位GDP產出需要3.1個單位的物流總額來支持。物流業對服務業和經濟發展的貢獻明顯,2007年物流業實現增加值由2001年的0.7萬億元提高到2007年1.7萬億元,年均增長14.8%,今年上半年又增長16.1%。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由2001年的16.6%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7.6%。物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快捷通暢的物流服務,明顯提高了經濟發展的協調性,成為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的產業,成為提高我國經濟質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徑,成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力量。隨著中國物流業快速發展,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物流企業。目前,我國物流企業經營規模超過10億元以上的已經有幾十家,最大的物流企業經營規模已經超過千億元。這在前幾年是很難想像得到的。隨著我國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社會化、專業化分工加快,產業細分更加深入,我國物流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成長性、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之一。
雖然我國現代物流業已經形成,并且進入全面、深入、快速發展階段。但發展仍然是初步的,基礎還較薄弱,與先進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我國與國土面積相差無幾的美國相比,一是物流基礎設施差距明顯。我國2007年公路通車總里程數僅相當于美國2004年643.3萬公里的55.7%;鐵路營業里程數僅相當于美國2003年14.2萬公里的54.9%;民用載貨車僅相當于美國2004年1.2億輛民用載貨車的10.5%。二是物流企業實力較弱。2006年,美國郵政服務公司營業額727億美元,UPS營業額475億美元,聯邦快遞公司營業額323億美元。而我國最大的物流公司——中國遠洋集團的年營業額只有154億美元。三是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美國目前已經普遍實行供應鏈管理,而我國仍處在20世紀80年中期物流發展的水平。四是物流效益低下。我國物流成本占GDP比例為18.4%,而美國不到10%。五是抗風險能力差。面對近兩年來原材料、燃料、動力和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漲,物流企業經營成本快速上升,許多企業經營面臨困難,生存和發展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面對當前物流發展形勢,我國物流業要在短期內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就必須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就必須在物流領域繼續堅持對外開放,充分發揮跨國公司先進的物流管理方式和物流技術、雄厚的資金實力的優勢,為我所用,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步伐,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事實上,近幾年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也是跨國公司搶灘中國物流市場的過程。中國物流市場已經成為跨國公司關注的重點,投資的熱點。一些跨國公司借助資金、技術和管理的優勢,加緊并購國內企業,搶灘中國市場,完善在中國的網絡布局。目前,國外比較著名的物流商,基本都已進入到國內物流市場。外資物流企業的進入帶來了大量的資金,彌補了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外資物流企業的進入,推進了體制改革,加速物流業市場化進程,促進物流市場的形成;外資物流企業在輸入資金、輸入先進機器設備和技術的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物流理念、全球化的運作模式、規范的管理制度和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直接或間接地提高了全行業的物流管理水平。總的來看,外資物流企業對中國的物流業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給中國物流帶來了新的格局變化,促進了我國物流業的發展。但也確實對我國物流行業,特別是對于國內物流企業構成了嚴峻的挑戰。一是外資物流業的投資涉及基礎設施和基礎網絡的建設,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安全性具有重大影響;二是外資物流企業對于產業鏈的控制力在加大,外資對于國內企業出口采購份額的擴張和國際物流的控制開始影響到國內制造、商貿等企業的發展;三是國外物流企業進入國內市場后憑借自身優勢,并享有特殊優惠政策,與國內企業形成不平等競爭,影響國內物流企業的正常發展,尤其是快遞企業反映的個別外資快遞企業在原材料、勞動力成本明顯上升的情況下,依據其雄厚實力,采取逆市大幅降價,低價、虧本銷售的方式競爭,造成國內快遞企業經營面臨更加困難的局面,部分內資企業虧損額大增,少數企業已被迫拋售股份;四是在部分領域,如快遞業務、國際航運等方面,外資物流企業占據市場份額大,發展速度快;五是外資物流企業占據高端物流市場,不利于我國物流企業轉型升級。
外資物流企業進入中國有利也有弊。但總體上還是利大于弊。
我們要充分利用外資來
發展中國的物流市場,
我們也很有必要認
真學習國外先進
的物流與供應鏈
管理經驗和技
術,避免走他們
走過的彎路。但
確實也要充分
考慮到我國物流
市場公平競爭和
國家經濟安全運
行的影響。我們既要
始終不懈地堅持對外
開放,利用國際通行原則,發展我國物流業。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物流業發展水平還較低,競爭實力還很弱的事實,必須充分利用國際通行的原則保護自己。
二、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建立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維護物流產業安全,是擺在我國現代物流業面前的問題,也是在開放的條件下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必須要解決的大問題。為此,今年7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共同建立了 “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監測機制”,并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召開了“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監測機制”啟動會議,大力宣傳樹立物流行業產業安全觀念。7月2日,我會與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專門組織召開了“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監測機制”啟動會議,邀請國內具有實力和影響力的內資物流企業負責人、物流行業產業安全專家、新聞媒體等近百人參加,大力宣傳樹立物流行業產業安全觀念,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取得了比較好的社會效果。
2.建立“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監測”隊伍,完善機制。建立維護物流行業產業安全隊伍,從組織上、制度上予以保障,把維護產業安全納入我會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我國物流行業實際情況,在現有全國重點企業物流統計調查工作的基礎上,在運輸型、倉儲型和綜合型物流企業中確定物流行業第一批重點聯系企業為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等50家企業;根據監測工作的需要,聘請12位專家組成物流產業損害預警專家小組。并根據工作需要逐步增加聯系企業和專家成員,擴大預警產業覆蓋面。
3.加強監測,及時上報。建立了產業安全情況、數據受理、收集、報送機制。認真收集有關物流行業產業安全的重要信息,積極向商務部等政府有關部門上報。如在做好重點監測企業調查數據和專家調查問卷收集匯總的基礎上,結合上半年物流業運行情況,我們撰寫了《2008年上半年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報告》。從上半年物流行業產業安全形勢看,總體上是安全的,但也存在一些影響產業安全的苗頭性問題,并提出了政策建議。作為物流行業的第一篇產業損害預警報告,得到了商務部和有關部門領導的好評。
4.扎實調研,深入分析。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建立以來,在行業內反響很大,特別是引起了物流企業的關注。有快遞企業專程反映的個別外資快遞企業逆市大幅降價競爭,造成國內快遞企業經營更加困難的情況。針對企業反映的情況,我會與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專門組織到企業開展座談與調研工作。依據調研情況編寫了專門的匯報材料,并適當開展媒體宣傳,引起各方關注與重視。
5.強化服務。做好物流產業損害調查的組織協調工作,強化服務政府、服務行業和服務企業。我們依托商務部產業安全指南網建立開通了物流行業產業安全指南子站。以物流行業產業安全動態和產業發展情況為主要內容,多方面展示物流行業運營情況和產業損害預警信息。為關注和重視物流產業安全的各界提供了了解情況的窗口。
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作為服務業的第一家,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的高度重視和具體指導,得到了預警專家和重點聯系企業的積極配合,得到了有關部門、行業協會、物流企業、新聞媒體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廣泛關注。特別是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和聯合會具體承擔這項工作的同志們,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在此,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向給予我們工作支持的有關領導和部門,向為這項工作付出辛勤勞動的各位專家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三、再接再厲,進一步推進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工作
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建立至今,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應該看到,作為一項嶄新的工作,我們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這次座談會,目的就是請有關單位的領導、預警專家和來自企業的同志們一起,就如何進一步做好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工作,如何加強對影響產業安全的苗頭性問題的跟蹤調研,如何以快遞業為突破口,探索服務業的產業安全與產業損害調查工作的相關理論體系和實踐框架,如何制定服務業產業安全和產業損害的政策、法規和管理辦法等進行研討,形成共識,提出建議。希望大家積極建言獻策,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這次會議,必將對今后的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