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發展尋求新機遇
2008-10-16 9: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高偉然
世界經濟衰退,使今年一路高歌猛進的鋼鐵行業受到影響。自六月以來鋼價連續下滑,鐵礦石庫存不斷增加。種種跡象表明鋼鐵行業出現了拐點。鋼鐵企業重重危機下必須尋求新的機遇以求發展。
減產保價全球大行動
目前美國、歐洲等鋼廠都已減產,日本馬上也將減產,俄羅斯馬格尼托戈爾斯克鋼鐵公司宣布,以減產15%、裁員10%來應對世界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中國由于產業集中度不高,各鋼廠不能統一減產,導致價格下跌嚴重。據內部人士透露,中鋼協最新報告提及寶鋼和沙鋼正在考慮限產。而武鋼、唐鋼等大型企業已加入限產的行列,由于7月以來庫存量激增,以及受鐵礦石供應緊張和鋼價下跌嚴重影響,寶鋼的限產也是迫在眉睫。這將是一次全球范圍的減產保價行動。減產狀態將持續一年半至兩年。因為鋼鐵行業走出冬天還是依賴于全球經濟的復蘇,而一般預計這個周期是一至兩年。
鋼企重組求發展
鋼鐵企業遭遇來自上下游的雙重打擊,上游鐵礦石價格巨幅上漲,“兩托”鐵礦石的最大供應商施壓不斷,以“不漲價不發貨”為借口逼鐵礦石漲價;下游房地產、汽車業蕭條,需求匱乏,鋼鐵業兩頭受夾板氣,一些鋼企產多少就賠多少,這些鋼企與其生產不如關門。以寶鋼為首的鋼鐵企業在此發揮了龍頭企業的作用,高瞻遠矚。9月,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在北京和上海兩個論壇上,連續兩次做了以“兼并重組、擴大規模”為主題的發言,認為正是在鋼鐵行業高速增長時期已經過去、行業拐點開始顯現的情況下,規模擴張必將成為今后寶鋼發展的重要一極,寶鋼戰略方向將確立為“規模+精品”。對于以“規模為王”為特征的鋼鐵業來說,中國鋼企長久以來一直陷于低集中度的怪圈,從而在國際礦石談判中“屢戰屢敗”,此次行業深度調整可謂是難得的“并購時間窗口”。華北一些小鋼廠已經主動與當地大型企業聯系出售事宜。另一些抵抗能力更強的大中企業,則被迫祭出最高幅度達20%的“減產保價”法寶,但效果也難稱明顯。
展望重組意義深遠
中國鋼鐵行業的洗牌是一種必然,鋼鐵企業重組后,增加了鋼鐵企業的集中度,鋼鐵企業的規模加大,一些企業的資金能夠回籠。在未來做大的基礎上從容實現做強和高端技術的提升,涌現出與米塔爾、新日鐵等并駕齊驅的一流鋼企,擁有對全球礦石市場和消費市場的足夠定價權。相信未來在借助市場化“無形之手”的力度上,鋼鐵企業的重組將來的更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