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風暴”中飄搖,升降兩“說”間

2008-10-16 9:4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鐵企業已經在部分礦種上接受了巴西淡水河谷的漲價要求的傳聞,10月13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嚴正聲明:這些報道完全是虛假的。該負責人表示,經核實,武鋼等鋼鐵企業完全沒有接受巴西淡水河谷的任何漲價要求,目前的市場情況決定了中國鋼鐵企業不可能接受鐵礦石的任何漲價要求。
    此前,巴西淡水河谷高管曾表示,已經有部分中國鋼企接受其漲價要求。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中國國內鐵礦石價格和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度下跌,港口鐵礦石大量積壓,鋼廠鐵礦石庫存居高不下。國內現有的鐵礦石資源完全能夠替代巴西鐵礦石,維持國內鋼鐵企業的正常生產。
漲跌之間,誰說了算?
    近日,我們關注金融風暴的眼神不得不再次轉向鐵礦石——先是淡水河谷公布中國多家企業已與其達成價格問題的某項協議,緊接著就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表聲明,表示此報道虛假,目前的市場情況決定了中國鋼鐵企業不可能接受鐵礦石的任何漲價要求。一時間,石頭又近 “瘋狂”,其間分析辯論頗多,煞是 “熱鬧”。
    縱觀其中,無外乎兩個論調:一是對方要求漲,一是從我國時下的形勢來看,漲是不可能的。那么,漲與不漲,到底應該由誰說了算?
    據中國的官方預計:由于國內鐵礦石供應比較寬松,而國內鋼鐵企業也在陸續下調鋼材出廠價格,預計后期國內鋼材以及鐵礦石價格仍有一定下跌空間。除此之外,部分鋼廠減產、停產,進而使鐵礦石的需求減少,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鐵礦石價格的下跌。據權威部門的統計,鐵礦石價格每噸下跌近700元。在這種形勢下,淡水河谷重提漲價可謂不合時宜。
    但是,反過頭來說說我們的國內鋼企。在每年度的鐵礦石談判中,可以說,國內鋼企 “屢屢受傷”,盡管中國鋼企可以在道義上指責,力拓、必和必拓在歐洲鋼企和亞洲鋼企之間搞言而無信的 “雙重標準”,表達對談判結果不公平的憤怒,甚至斥責兩大鐵礦石企業在鐵礦石供應領域濫用自己的優勢地位,但不能不承認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需求國沒有價格話語權這個鐵的現實。
    看看國內正在 “越冬”的鋼企們,鋼價下跌、減產保價,而此時淡水河谷提出的漲價與此前必和必拓因為事故暫停西澳所有鐵礦的開發、力拓因為天氣原因減產如出一轍:那就是為09年度的鐵礦石漲價造勢!
    近幾年,國內鋼企也在為此奮力拼搏,可謂通過種種策略及辦法。現在應該是為了這個話語權奮力一搏的時候。
    回想2005年時的境況:2005年10月,同樣的 “生死大考”:鋼價深陷暴跌漩渦,而國際鐵礦石巨頭卻高調叫囂漲價。
    2005年,對于那些過多依賴進口鐵礦石的企業來講,已經步入了多事之秋,不僅沒有出現業內人士預計的 “金九銀十”的火爆銷售場面,相反,鋼材價格卻一路跌破成本價格。鋼鐵企業面臨著一個生存的艱難時刻。也有權威專家提出鐵礦石價格要適當回落,然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當時,有業內人士認為,正當依靠進口鐵礦石生存的企業勒緊腰帶茍延殘喘之機,國外鐵礦石巨頭卻陷入了一種漲價的盲目樂觀中,而這無異于 “殺雞取卵”。此次情況與之有相似之處。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國內企業仍需繼續提升 “內力”。但是,從長遠看,中國也要高度重視建立海外穩定可靠的鋼鐵原料供應鏈的工作,改變被動狀態。
    近年來,一些中國企業如寶鋼也加快步伐走出去,但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海外鐵礦原料覆蓋面并不廣,真正掌握主動權的比例也不高。建議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參與海外鐵礦采選建設或合資組建生產鋼坯的工廠,使部分進口鐵礦由進口鋼坯替代,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鋼鐵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只有這樣,定價權中才會真正出現 “中國的聲音”,而不會鐵礦石壟斷企業說漲就漲。
主動權應在中方手中
    在鐵礦石長協礦的漲價邏輯上,海運控制在外方手里,但海運費大幅下跌;鐵礦石供應控制在外方手里,目前價格堅挺。中方鋼廠只能通過漲價轉移成本壓力。現在需求下來了,鋼價下來了,鋼廠只能通過減產減少虧損。堅持下去,必然會導致鐵礦石長協礦的松動。
    原本于9月1日開始實行的鋼材出口退稅歸零措施最終緩行,原因何在?就是怕鋼材出口減少,推高國際鋼材價格。反過來,帶動國內鋼價上漲。鋼廠擴大產能,鐵礦石需求上升,價格自然被推高。這種惡性循環已經損害中國鋼廠的贏利能力。
    現在,我們看到,鋼價的變動已經成為中方在2009年鐵礦石談判獲勝的關鍵籌碼。
    當然,鋼價的變動中方有定價權,寶鋼價格調整就是方向標。問題是,大鋼廠有必要為鐵礦石談判犧牲自己的利益嗎?對國內大鋼廠來說,維持長協礦與現貨礦的差價,保住自己在國內鋼鐵行業中的產業優勢是第一要務,在鐵礦石談判中能不能取得勝利,已經排到第二位了。國內一度盛行通過鋼鐵行業的整合來獲得鐵礦石談判的話語權,這其實是在推脫責任。這種論調本身就帶有很大的“內斗”成份。因此,這就需要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來保護中國鋼鐵行業的戰略利益了。
鐵礦石價格拐點真的到來?
    目前,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6000萬噸,而最近市場價格出現下跌。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受國內鋼廠減產以及鐵礦石大幅上升影響,第四季度鐵礦石價格可能會出現拐點。
    鐵礦石需求持續下跌是一個市場信號。由于國內鋼材市場需求低迷,10月6日至10月10日,國內鋼材價格出現暴跌,平均跌幅在12%左右。
    鋼材市場的變化,由此帶來的鐵礦石需求減弱,使先前預期的供求放緩提前到來。據推斷,2008年我國鐵礦石需求增長為5000萬噸,2009年可能低于4000萬噸。
    其實,鐵礦石進口數量減少,也讓國際礦業巨頭品嘗到了對中國出口量減少的滋味。一切來得非常快,6月份,一切還是正常;到了8月份,就開始變天了;9月份,國內不少鋼企減產,鐵礦石需求進一步減少。
    從2003~2008年,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已連續6年上漲,澳大利亞和巴西鐵礦石累計漲幅分別達到410%和376%。但全球危機的爆發打亂了這一局面,今年第三季度以來,現貨鐵礦石價格下跌反映了供需轉變。
    這也印證了市場經濟的一個規律,沒有需求的支撐,無止境地漲價是不可能的。事實上,當國際礦業巨頭無節制地提價的時候,它離崩盤也不遠了。現在,國際礦業巨頭要求中國鋼企買礦了,市場變了,買方市場來臨了。
    由于我國礦石需求放緩,以及鋼企抵制淡水河谷的漲價要求,淡水河谷已坐不住了,近期該公司已派專人陸續考察國內各大鋼廠,此舉被業界認為是為2009年的鐵礦石談判做準備,重新評估中國鋼企能夠接受的鐵礦石價格。業界人士預計,2009年澳大利亞鐵礦石合同價格將在2008年基礎上下跌25%;巴西鐵礦石預計將下跌20%。
    當然,鐵礦石價格拐點出現其“信號”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意義。不過,礦價拐點的出現告訴我們,必須把“中國需求”這一買方市場變成競爭優勢,變為主動權,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我國鋼企還可以利用這一時機,爭取更多鐵礦石定價話語權,改變鐵礦石供應長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