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關查獲糧食等資源性商品走私大案
2008-10-16 0: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華社廣州10月12日電(記者車曉蕙)以“家具”報關出口的集裝箱,打開后卻是白花花的大米、各種型號的鋼管、化肥。最近,廣州海關查獲一起走私出口糧食等資源性商品大案,顯示我國資源性商品走私出口面臨的嚴峻形勢。
“家具”變成白花花的大米
據海關介紹,這一走私大案的查獲最初來源于一個蹊蹺現象:由于受國內外市場、貿易壁壘等因素影響,我國家具出口自今年5月份以來大幅下跌,但廣州海關下屬的番禺海關卻發現,在廣州南沙新港,家具出口數量不降反增,而且沒有報關出口到美國(我國家具有一半是出口到美國),且經營單位是在外地注冊的進出口公司。
針對這些異常情況,7月25日,番禺海關對3票可疑報關單進行布控查驗。第一個貨柜打開,一股刺鼻的硝酸銨味撲面而來,是尿素!又開一柜,密密麻麻的鋼管堆滿了一柜;再開一柜,白花花的大米“嘩”地撒了一地!沒有一柜是“家具”。
化肥、鋼材、糧食全是國家限制出口的資源性物資,需取得出口許可證件,并交納關稅后才能出口。這3個柜貨物涉嫌偽報、逃證、逃稅。
廣州海關有關負責人分析:走私分子十分狡猾,將大米、面粉申報為家具等物品,由于出口家具無需出口許可證件、交納關稅和商檢,屬于海關日常較少查驗的貨物,且報關單上申報的各項數據邏輯嚴密,幾乎無懈可擊,可謂費盡心思。
走私分子甚至盤算好自己的退路:每票報關單只對應一個貨柜,南沙港具有國際直航能力,每天有上萬個貨柜進出,海關不可能對所有貨柜進行查驗,即使個別貨柜被海關查獲,也很難追查到其他貨柜。
廣州海關迅速啟動了緊急處置預案,一方面加大現場查控范圍,對即將離港的可疑集裝箱全部吊回碼頭實施復查,發現15個申報為家具的集裝箱內實際裝的是面粉。另一方面,組織警力兵分多路前往深圳、東莞等地追查貨物來源和涉案報關公司等,對具有出口走私嫌疑的貨柜進行卸柜查驗,又查獲了一批涉嫌偽報品名的大米、面粉、鋼材等集裝箱。
通過縝密排查,海關緝私部門鎖定廣州4家公司為重點涉案單位,迅速查獲企圖轉移毀滅證據的電腦、文件一批,以及用于周轉的糧食倉庫。僅8日8夜共抓獲涉案人員達16名,主要涉案人員基本落網。
截至目前,該案現場查獲涉嫌走私出口資源性物資共178柜,其中大米56個集裝箱、面粉108個集裝箱、鋼材4個集裝箱、尿素10個集裝箱。此外,通過擴線調查,目前已查證,僅廣州華物流公司,過去幾個月內以偽報品名的手法走私出口的資源性商品就達643個柜,數量超過12000噸。該案是廣州海關迄今為止查扣貨柜數量最多的個案,178個貨柜堆在一起,相當于一幢占地300平方米的五層樓房。
瘋狂的走私“食物鏈”
案情逐漸明朗,犯罪嫌疑人精心營造的“走私鏈”也漸漸浮出水面:客戶(包括外籍商人)在中國購買大米、面粉、尿素、鋼材后,通過中介公司聯系貨代公司實施包稅出口。貨代公司伙同報關公司偽造單證,以出口家具等名義偽報品名走私出口。
糧食等資源性商品國內外巨額差價使不法分子蠢蠢欲動。今年以來,受泰國、越南等傳統產糧大國糧食減產的影響,國際糧價節節攀升,至今年三四月,大米價格達到19年來新高,小麥價格創下28年來新高,泰國大米出口價從去年的400美元/噸上漲至最高1000美元/噸。為穩定國內糧價、抑制通貨膨脹,去年12月20日起,我國取消大米、小麥等原糧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稅,今年1月1日起對原糧及其制成品出口征收5%—25%的暫定關稅,對小麥粉、大米粉等糧食制粉實行臨時性的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目前國際平均糧價已是國內的3倍至4倍。這使走私風險大大增加,僅走私一噸普通大米的獲利就達3500元左右。
此次查獲的兩家報關公司和物流公司的主要人員或是老鄉、或是親戚,關系錯綜復雜。今年5月,雙方見糧食走私有利可圖,一拍即合,通過偽造單證、偽報品名的方式,以遠低于應繳出口關稅額的費用“包稅”承攬糧食出口。其中物流公司負責攬貨,報關公司負責偽報,走私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形成明晰的走私鏈條。
短短兩個月內,僅兩家物流公司走私出口的資源性物資就達643個貨柜,貨物重量超過12000噸,其中走私糧食達8000噸。
多管齊下打擊偽報走私
廣州海關有關負責人說,走私商品總是隨著國內外商品的價差變化而不斷變換,海關的查緝重點也隨之改變。在國際糧價飆升的大環境下,平時不起眼的糧食也成為走私的熱點商品,只要國際、國內糧價還有差價,總會有不法分子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
目前,廣州海關已對打擊和防范糧食等資源性物資走私做了嚴密部署,加大正面監管和查驗力度,加大風險分析和情報調研力度,以監管區巡查監控為主要監管手段,口岸查驗與船邊巡查相結合,嚴防夾藏和瞞報、偽報品名走私資源性商品出境。今年1至9月,廣州海關共立案偵辦糧食、鋼材、礦產資源等敏感商品出口案件51宗,案值5.96億元,涉稅6163萬元。
此外,海關將與國家糧食主管部門、港口以及地方政府、公安、海事等部門加強合作溝通,針對資源性物資在境內外的物流,形成各級執法部門的共管共抓的綜合治理機制,強化對走私糧食高發區域的綜合治理,適時開展由海關等多部門參與的打擊走私聯合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