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出口或夢斷美國金融風暴 行業洗牌在即
2008-10-13 10: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球金融危機已經嚴重侵蝕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實體經濟領域。9月,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北美市場當月銷量下滑幅度達26.6%,創造了50年來最驚人的下跌紀錄。摩根士丹利預計,今年全球汽車銷量5810萬輛,下滑0.3%,而年初的預計為同比上升3.5%。這將是全世界汽車銷量8年來首次出現下降。 目前,美國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動蕩仍在持續,國內汽車市場已受波及。國內車商近年來大展拳腳的出口業務首當其沖,遭受致命一擊。
業內人士還預計,全球金融危機之下,國內汽車業也將提前進行大洗牌。
8月汽車出口環比下降超兩成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已將汽車生產企業的出口表現定性為“低迷”。該協會上周末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共出口汽車4.44萬輛,環比下降22.18%,同比下降11.29%。這是近年來少見的月度負增長。
另據統計,8月,汽車商品出口金額47.04億美元,環比下降1.53%,但同比增長仍23.32%。1-8月,全國汽車商品出口金額343.50億美元,同比增長36.50%,增幅較前7月略有回落。
中汽協會的分析報告認為,整車出口總體呈低迷表現,單月出口量同比出現年內首次下降。零部件出口總體表現大致平穩,發動機出口金額環比呈明顯下降。
現在,自主品牌遭遇的出口難題已無法回避。長城汽車公司宣傳部部長商玉貴昨天向本報記者表示,受美國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動蕩的波及,長城汽車出口業務在9月份出現了明顯的放緩跡象,比預期減少兩到三成。其中中南美市場受損尤為嚴重。雖然長城產品不直接出口到美國,但中南美等部分地區和美國經濟關聯度較大,因此后果很嚴重。
長城汽車是國內汽車出口大戶,該公司計劃今年汽車出口目標為7到8萬輛。但長城汽車方面前不久表示:“今年出口輛預計將減少,出口目標可能無法實現。”
零部件生產商或遭滅頂之災
另一方面,國內汽車零部件生產商正在接受更加猛烈沖擊,由于在規模、技術等方面競爭力較弱,部分企業甚或遭受滅頂之災。來自汽車電子商務平臺蓋世汽車網的信息顯示,在出口配套市場和出口售后市場這兩大類零部件出口市場中,國際配套市場的總需求下降非常明顯,恢復到年初的水平可能還需要1到2年的時間。因此,已經參與國際配套的供應商可能會面臨已計劃的訂單量實施時減少的情況。
不過,售后市場的需求降低相對于配套市場則小很多,上半年美國售后市場的需求還保持了5%左右的增長,因為很多人節省開支不買新車而維修舊車。而更多的歐美的消費者可能在此時期愿意選擇價格更有競爭力的中國產品,這也許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多機會。
蓋世汽車網負責人判斷:“對于大多數中國本土零部件公司而言,國際市場總需求因金融危機而下降對出口的影響程度,要小于人民幣快速升值對出口的影響。”
消費受挫洗牌在即
金融危機已經重挫消費信心。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濟增長預期不佳的情形下,汽車這種大件耐用非必需商品的市場將遭到沖擊,進而加速汽車行業的洗牌。
外貿行業出身的汽車評論人鐘師認為,維系汽車產業循環的“血液”是金融,維持汽車使用的“血液”是石油;在今年一陣陣因躥高油價受到打擊的汽車業勉強挺過來后,又遭遇美國次貸危機擴散開來的沖擊波。屋漏偏逢連夜雨,注定全球汽車業今年開始步入低谷。
據鐘師分析,美國金融危機造成的對中國經濟間接不良影響正在逐步顯現。美國內需大減必然造成中國對外出口總量的明顯收縮,次貸危機也影響到西方國家的內需下降,綜合影響到中國許多出口依賴度很大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營收和就業狀況,最終也會影響到國內汽車市場的需求量負向變化。“今年國內汽車市場所遭遇的內憂外患等于踩上了一路狂奔著的中國車業快車的剎車踏板。”
在此情況下,“國內汽車消費總量收縮將加劇車廠之間的競爭慘烈,歇業、重組等將風起云涌。中國首輪大規模的汽車產業洗牌就此提前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