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批模式主導加速藥品流通企業地域性競爭
2008-10-11 2: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現階段的物流行業中,區域性公司占據的主導地位相當明顯。”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長浩的評價精準地描述出區域性醫藥商業的優勢。
硝煙彌漫
近年來,迅速涌現的快批和快配企業,使區域化爭奪更加激烈。幾年前,九州通、海王銀河等一批商業公司依靠快批模式迅速崛起,這個全新的業態迅速在全國復制。而隨著淮海醫藥等新一批商業公司的迅速發展,原有的調撥性質為主的快批逐步演變為以區域化布局為主的快配。目前,除了九州通、南京醫藥之外,國藥控股、廣州醫藥等亦紛紛在快配領域布局,在這些巨頭的推動下,快批模式正逐步演變為以區域化經營為主的快速配送業務。
隨著南京醫藥、國藥控股等商業“國家隊”的加入,醫藥物流進入新一輪圈地大戰。大商業巨頭在各自主要市場以200~500公里為半徑布局的態勢愈發明顯,對于區域終端的爭奪也更加激烈。此外,四川科倫在以成都為中心的西南地區、淮海醫藥在淮海經濟區、東盛英華在河北、國藥新龍在湖北、長沙雙鶴在湖南等一批區域性快配商業公司不斷涌現。
盡管在規模上難與九州通及國藥控股等全國性流通巨頭匹敵,但上述企業在區域上更勝一籌。據《醫藥經濟報》記者了解,目前,長沙雙鶴的湖南區域市場已經蓋過九州通湖南業務,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而湖北新龍藥業亦在湖北省內超過九州通當地業務;海王銀河在山東的年銷售額亦是九州通旗下區域公司山東藥山無法比擬的。
而以200萬元資金起家,5年內將銷售額快速做到近15個億的淮海醫藥,是中國醫藥商業界近年來少有的發展奇跡,其已經成為控制整個淮海經濟區快批快配領域的霸主。去年7月,南京醫藥入主徐醫股份,進而將其旗下的淮海醫藥收入囊中,并宣告將把淮海醫藥快速成長的業務模式由此擴張至全國的計劃。今年9月初,南京醫藥全資子公司福州同春藥業現銷快配業務部掛牌,為其邁向快批、快配領域擴張跨出全新一步。
誰是贏家
一方面是南京醫藥、國藥控股、北京醫藥等傳統商業巨頭在穩守傳統的醫院純銷業務的同時,頻頻涉足新型的社區醫療配送業務以及快批快配業務,另一方面則是海王銀河、淮海醫藥等新型商業不斷變化經營理念,一改以往粗放式的業務模式,轉而在自己所處的區域精心布局,編織一個有效配送半徑在300~500公里的分銷網絡。競爭格局的微妙變化亦吸引了不少投資機構的目光,并伺機而動。
“大型醫藥制造企業或醫藥分銷企業將成為中國醫藥市場的最后贏家。”摩根士丹利亞太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醫藥銷售行業是一個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的“朝陽行業”,并購重組勢在必行。
今年7月,在國際四大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中銀國際的支持下,注冊資本為30億港元的國中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中醫藥”)于武漢宣布正式啟動全國范圍內的并購和重組優勢藥企行動,以建成國內最大的醫藥銷售網絡。四大投行作為國中醫藥的戰略合作伙伴,承諾注資額度將不低于1億美元,以使國中醫藥盡快開展其與國內區域性醫藥商業公司的合并重組。國中醫藥常務副董事長范海臣告訴記者,公司將選擇具有一定規模和區域優勢、非國有的醫藥批發企業和連鎖零售企業實施重組,快速形成規模,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建成國內最大的醫藥銷售網絡。
有業內人士認為,醫藥分銷市場對海外資本的全面放開以及民營資本的大舉進入,使得醫藥流通市場步入群雄割據、全面競爭的時代。傳統“批發商”、“物流商”的角色也逐漸演變成各類終端的“購進代理商”和“全國銷售代理商”,競爭的要素從原先的單品種、單企業的降本增效,過渡到企業之間整合兼并、區域之間相互聯盟的競合時期。以物流配送中心和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的全國配送體系正迅速崛起,各類增值創新服務和新業態也不斷涌現,整個商業流通環節的價值鏈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和空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