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紡織品配額轉讓將受到限制
2007-9-28 16: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介囤積炒高出口配額價格,導致市場配額供給不足,商務部日前發出公告 時報訊 (記者 凌慧珊) 為避免紡織品出口配額流動過度泛濫,紡織品配額流通自11月1日起將實行新規,這是本周二商務部公布的《2008年度輸美紡織品第一次協議招標公告》(下稱《招標公告》)中透露的消息。根據這一新規,企業紡織品配額轉讓將受到限制。
新規:轉出設數量限制
根據規定,正式中標結果公布后,各中標企業即可按照《辦法》規定申領出口許可證;企業中標后獲得的許可數量允許轉讓;轉受讓通過“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數量轉受讓平臺”進行。
同時,招標委員會稱,為避免紡織品出口許可數量流動性過度泛濫,影響協議數量的有效使用,從11月1日起,轉受讓平臺將設定轉讓參數。已獲許可數量的企業,轉入次數和數量不限,轉出次數不限,轉出量不得超過已獲許可數量;未獲許可數量的企業,轉入次數和數量不限,但不得轉出。據了解,新規對2007年和2008年度的許可數量同時適用。
業界:部分品種離奇“走俏”
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凌方才相信,新規肯定是針對一些沒有業績的中介公司,“他們在某些紡織品類別配額價格較低時大量入貨進行囤積,這樣一來,市場上的配額變得稀少,其價格便一路走高,等價格達到一定高位時再放貨,以此牟利。”近期有部分清關率不高的紡織品類別市場上突然出現供給不夠的情況,凌方才懷疑是上述中介企業的炒作行為。
但凌方才認為,新規對抑制配額價格上漲作用不大,因為配額價格上漲歸根結底是供求關系所造成。
分析師:配額價格可能反被推高
第一紡織網分析師馬新增認為,配額不能充分流通,配額價格將可能會更高,這對提高配額的使用率將起到反作用。
“有觀點認為,這一配額政策出臺后,可能會在短期內對配額價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我認為,從長遠來看,這一新規對配額價格可能會起到一定的反作用。”馬新增表示。
業界普遍認為,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實際上是比較強的,當中不免有炒作成分,但自從紡織品配額轉受讓平臺上線后,促進配額流通,配額使用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今年價格雖然比去年高,但大部分并沒有高過往年,這是市場調節作用的體現。如果限制配額流通,不僅將增加工廠接單的不確定性,而且還會讓數量更集中,中介炒作更容易,配額價格也將被炒得更高。
聲音 打擊炒作不能讓企業“買單”
馬新增認為,新規實施后,明年配額中介將可能會難以生存,從而造成配額流通成了問題,企業調劑配額也成了問題,屆時將給企業帶來不利。
因此,雖然商務部打擊配額囤積行為的愿望固然美好,但新規甫一公布,質疑反對的聲音馬上鋪天蓋地而來。短短兩天內,第一紡織網上企業的反對意見的留言便超過100條。
對于未獲得業績分配、從市場上轉入配額的企業來說,新規實施無異于雪上加霜。有企業說,“現在工廠接單時,很難確定實際用多少配額,如果限制未獲得許可的企業不得轉出配額,多買的配額怎么辦啊?表面上減輕我們企業的負擔,實際上反而更重,我們希望有關方面慎重對待。”
有關人士更是直言指出,打擊配額炒作不應以限制流通為代價,更不能把配額中介“惹下”的“麻煩”讓企業來“買單”,希望有關方面制定相關政策時應從大局出發,利于紡織工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