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初步形成,為石油化工產品提供了物流方面強有力的支撐;我市將沿江興建油品集散中心,成為未來“西油東送,北油南運”的主要集散地;中石油中緬輸油線入渝,千萬噸煉油項目落戶重慶,越來越多石油化工產品將經由我市,銷往全國各地……昨日,在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年會中,25位顧問中唯一中資企業,中石油高層在其為重慶量身打造的物流產業報告中披露,我市將成為未來全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
每年石化物流量超500萬噸
中石油在報告中指出,作為內陸唯一擁有黃金水道和深水港優勢的城市,以及2020年前成為全國京廣線以西唯一的鐵路樞紐中心,重慶在區域中的綜合交通網絡優勢明顯。
根據規劃,重慶也將和蘭州、武漢、鄭州一起成為我國四大油氣戰略的四大交會點,我市將成為連接西北、西南以及中東部地區的重要油氣通道。
隨著國家“西油東送,北油南送”運輸格局的形成,每年從東北和西北石化基地經重慶運往西南和中南地區的物流量將超過500萬噸/年。
沿江興建油品集散中心
為了實施整個石油生產、運輸的整體布局,根據報告內容,隨著中緬油氣管線直抵重慶,在我市形成千萬噸級的煉廠,我市從長壽經涪陵至萬州,以長江為紐帶的油品集散中心將形成。
集散中心的形成,以及作為戰略通道向西南和中東部地區的輻射,我市石化方面的物流運輸業也將迅猛增長。據測算,一個千萬噸級的煉廠,成品油的流量將達到650萬噸,配送的特種油罐車將達到200輛,配套加油站達到1600個,需要1500噸級油輪達到30艘。
碼頭將由17個增加到25個
四大油氣通道戰略地位的確立、煉油項目的啟動,相關物流產業將取得迅猛發展。據中石油的報告測算,未來在重慶的石油石化碼頭將由17個增加到2020年的25個,輸送能力將達到500萬噸(1000萬噸原油可產生約650萬噸成品油)。
同時,今后每年從東北和西北石化基地經我市運往西南和中部地區的物流量將達到500萬噸/年,經重慶中轉出去所帶來的費用將達到每年約5億元,僅此一項,將提高我市GDP約0.2個百分點。
時報圖形劉楠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