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框定全新思維 RFID打通全球物聯網
2007-9-19 15: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9月16日,作為中博會中小企業信息化與RFID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廣東省第七期“信息化大講堂”專門以“信息化時代中小企業的危機與生機”和“RFID技術應用推廣”為主題,展開了對“如何發展中小企業信息化,打造全國第一張物聯網”的新一輪思考。
運用WEB2.0思維
尋找新的“用戶化”市場
李先生是一家物流企業的流通部主管,盡管企業規模不算很大,但是公司從以前只能是派送員手工簽收、月底對帳,到后來采用了掃描筆電子錄入,大大減少了錯帳率,提高了公司效率。然而電子錄入要求派送員必須將全部貨物送完之后,回到公司將掃描筆插入電腦才算完成了全部錄入,并不能實時反應客戶及市場情況。因此,尋找新的信息化解決方案,進一步節省公司成本,成了李先生此次廣州之行的新任務。
當前,借助信息化提升市場拓展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成為中小企業迫切需要,但由于缺乏適用的信息化產品、人才資源相對缺乏等原因,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可謂剛剛起步。資料顯示,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國中小企業數達到4200多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而目前中小企業信息化率還不到10%。
在這個全球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仍然沿用傳統生產銷售模式的中小企業將面臨新一輪的發展危機。In-StatChina 總經理殷建松在本期大講堂上開篇明義,與大型企業相比,員工少,工作份量重;信息少,市場反應速度慢;文件數據多,外出談判像搬家;個人能力不能夠轉化為公司整體能力等都成為中小企業面臨的現實危機。而信息時代中小企業成功蛻變的關鍵取決于企業信息化思維的趨新,以及能否根據企業特點來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信息化產品。
挑戰與機遇并存,殷建松推算,全球現有10億網絡用戶10%,而中國未來10年內需要75000名全球信息化企業領軍者,這對中小企業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機會。同時,經過計算機單機到互聯網web1.0到目前的web2.0,VoIP、Myspace 、Movie download 等應用日新月異,逐步實現了各行各業管理人性化、資料數字化、辦公虛擬化。
殷建松認為,在這輪充滿極大危機與無限生機的考驗中,中小企業只有充分領會“運營化、虛擬化、草根化和社區化”這四大發展趨勢,堅決以用戶為中心,發展“用戶化”市場而非“工業化”市場,才能在信息時代融入全球網絡并迎來越來越多的商業機遇。
抓住RFID先機
力建全國第一張物聯網
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何幫助中小企業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新一輪的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制定國家政策、推行行業標準、開發企業應用等諸多方面的努力都是在為中小企業實現信息化騰飛做積極準備。其中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運用推廣無疑將為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進程插上騰飛的翅膀。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香港快易通公司的梁家禮在大講堂上現場為帶著任務而來的李先生提供了解決方案:運用了RFID技術的智能貨車信息系統,可以讓司機在車廂處理以往需要消耗資源回公司收取和遞交文件的工序,以及使相關服務商、付貨人可以準確地清楚知道貨車的實時狀況。
RFID技術在社會眾多領域的開始應用,也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和行業的高度重視。據參加本次大講堂的信產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謝飛波介紹,信息產業部已于近日發布了《關于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試行規定的通知》,至此,我國已完成了低頻(LH)、高頻(HF)、特高頻(UHF)和超高頻(SHF)頻段的RFID技術頻率規劃。與此同時,2007年4月,我省第一個RFID產業基地也落戶佛山。應該說,來自政府層面的國家政策已經為RFID在中小企業的廣泛運用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在第七期信息化大講堂上,省信產廳副廳長鄒生介紹,物聯網是人與人之間的應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物聯網也是人與物之間的交流,物與物之間的交流,通過RFID的應用,使每一個物品都貼上標簽。在長時間關注企業信息化、關注RFID后,鄒生斬釘截鐵地指出,全球的產業分工要把制造業轉移到勞動成本比較低的先發展地區,廣東現在要進行產業升級,一定要在全國率先推進物聯網。
目前,廣東電子產品占全國的1/3,有很好的信息化基礎和產業基礎;廣東的GDP占了全國的1/8,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同時,省委省政府又高度重視,政府已經準備出資支持以物聯網為核心的技術。這一切標明廣東已經具備了發展物聯網的條件。鄒生指出,廣東已經建立了全國第一個RFID試點,當前要加快RFID中心和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
業內亦迎風而上。作為省內的移動信息專家,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不遺余力地為中小企業量身打造RFID解決方案。據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RFID與移動信息化的結合,可以在移動錢包、電子關鎖、防偽監督、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實現價值共贏,眾多中小企業不僅可以利用RFID技術節省成本,還可以參與RFID技術的源生產制造流程,而這本身也是一塊巨大的商業市場。
關注U戰略
迎接信息化新階段
當前,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帶動了國際經濟社會的迅速變遷,在信息化領域各種思潮也不斷躍入我們的視野。
在信息化大講堂上,國家信產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謝飛波提出,“現在全世界發達國家已不再提E戰略,而提U戰略,何為U,是無所不在的意思。”這是一個新的層次,標明已從電子階段進入到了無所不在的階段,是社會信息化進入新階段的標志。值得所有企業和全社會的關注,U戰略將改變現有的商業模式。
社會信息化到今天為止,很多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網絡,實際上是通過U戰略,做信息的采集、儲存、運用。目前,我們的信息化在大多情況下停留在室內,十分有限。信息化第二階段,就要走向世界和空間的交替,任何時間和空間都可以實現信息的采集、儲存和應用。這也就是現實的三維空間,在這個三維空間,除了無線沒有第二個手段可以實現。這就決定了電子標簽和RFID將是未來信息化最低成本的信息采集方式。
謝飛波饒有興致地說:“當我們把RFID(無線射頻技術)、IPV6(下一代互聯網)和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這三個技術結合起來,就會產生一次革命,將把全世界所有的東西聯結在一起,也就是說產生了現實互聯。”
嘉賓觀點:
In-Stat China總經理殷建松:
伴隨著技術碎片化與市場區隔化,中小企業必須認識到以用戶為中心,發展“用戶化”市場而非“工業化”市場才是方向,進而才能借助信息化手段融入全球網絡并迎來越來越多的商業機遇。
未來如何發展,有“四個化”可以幫助理解,第一個是運營化,今天做的生意不能簡單是產品,而是要運營起來,把產品變成電影,和客戶保持良好的關系;第二個是虛擬化,沒有很多的固定資產投入,你要做出品牌來,推廣到市場。第三是草根化,你離消費者的心越近,你的機會就越多;第四就是社區化,讓網絡上的社區討論你的產品。你有沒有這樣的思考,有沒有這樣的胸襟“運營虛擬草根社區”,你的價值就在這里,所以你所有的資源都要準備好迎接信息化的Web2.0。
香港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唐志鴻博士:
粵港兩地在RFID應用和推廣上,有力促進了產業合作與發展。尤其是珠三角持續帶來了科技的發展機遇,當前有超過6萬家生產企業為香港直接或間接投資與管理,解決了珠三角1000萬工人的就業。
RFID技術在物流應用以外還有更寬廣的應用前景,如防偽及核證、倉儲及資產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學校上課與公眾節目參與管理等都大有可為,對提升中小企業信息化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