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加工配送需向縱深發展
2007-9-19 15:2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國的鋼鐵工業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已經成為鋼鐵行業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但我國的鋼鐵分銷與物流發展水平卻顯得落后,使得我國的鋼鐵工業與鋼鐵消費存在著很大的不協調。
要使我國的鋼鐵工業得到良好發展,就需要擁有與鋼鐵工業水平相適應的鋼材分銷與物流能力。鋼材加工配送中心向深加工發展已成為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鋼材加工配送發展滯后
據資料顯示,2002年開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快速增長期,鋼材消費大幅上升,拉動了鋼鐵投資和鋼產量的快速增長,使我國在2006年鋼產量突破4億噸,凈出口鋼材2450噸,國內消費3.86億噸成為世界最大的鋼材消費國與鋼材凈出口國。
但是國內鋼材分銷與物流和鋼鐵工業的高速發展出現了一些不適應的環節,鋼材的銷售流通跟不上發展的需要,使國內鋼材消費市場的客戶需求得不到滿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鋼鐵行業的發展。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吳溪淳9月15日在鎮江舉行的中國國際鋼材分銷和物流發展高級研討會上表示,目前國內鋼鐵流通領域中存在著鋼廠對終端用戶直供比例較低的情況。2007年上半年,中鋼協會員企業平均對終端用戶直供銷售的比例只有31%左右,而鋼鐵企業自營銷售占鋼材銷售總量的58%,流通上代理和分銷的鋼材為42%,但鋼廠自營分銷的鋼材仍有相當比例是由流通商再分銷的。
目前國內15萬家流通商數量過多,產業集中度過低,經銷商庫存會隨著市場的波動發生很大的變化,直接對市場資源的穩定產生影響。吳溪淳在會上還表示,正是因為鋼鐵貿易商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型企業,使得鋼廠在定價上擁有很大的決定權。國內除了寶鋼實行季度定價外,多數鋼廠缺乏穩定的價格政策,造成定價周期時間短,調價頻繁,使得市場價格不穩定,波動大。
我國國內的鋼鐵加工配送中心的發展,仍處于一個比較低的發展階段,一些大鋼廠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可以提供汽車用板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鋼鐵產品,大部分貿易商和中小型鋼廠的物流加工配送仍然停留在很初級的階段,遠無法滿足終端客戶對鋼材多樣化的需求。
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歐美以及日韓等鋼材流通已發展成熟的市場,鋼材分銷與物流加工配送已經形成了很完善的體系。日本的鋼材流通也是以中間批發商為主,這些企業規模都很大,功能完善。日本總共只有80多家鋼材經銷商,但這些經銷商都已經實現了規模經營,不僅物流組織較為容易,運營成本低,提供的物流服務項目也很豐富。
而在美國,鋼廠直接配送給終端用戶的鋼材已占鋼材產量的80%左右。鋼廠通過自身的加工配送中心,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直接向客戶提供加工后的成品。
雖然我國目前也有300余家鋼材加工配送中心,與美國的數量相當,但除了一些大鋼廠和貿易商的加工配送中心有一定的規模和檔次外,80%的加工中心規模比較小,自動化水平低,無法發揮專業分工的優勢,并且還存在重復建設嚴重、結構布局不合理的情況。
我國鋼材在流通中深加工的比例僅為15%左右,世界發達國家鋼材的綜合深加工率可達50%以上,板材更是高達70%,缺乏深加工使我國鋼材的附加值沒有得到體現,上下游沒有形成緊密的共同發展關系,鋼材的綜合成材率和勞動生產率較低。
與會的演講嘉賓都認為,要加強和完善我國的鋼鐵分銷與物流,鋼廠應該更加主動的介入現代鋼鐵物流建設,實行銷售、采購一體化,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效率,減低銷售費用。加快建設鋼材加工配送中心,擴大加工配送的服務覆蓋面,并加大對終端用戶的直供比例。
我國鋼鐵物流的發展,大型鋼廠要發揮技術的優勢,與高端終端用戶合作,通過加工配送中心提高高附加值鋼材產品的生產與配送。加工配送中心要盡可能靠近客戶,提供延伸增值服務,并重視加工配送中心的定位,為加工配送需求專業化較強的行業提供服務,使加工中心設備設計建設充分發揮作用。
寶鋼走的就是這樣的發展道路。寶鋼公司總經理助理樓定波在會上介紹,寶鋼從1993年成立第一家剪切加工配送中心,到2006年已建成17家加工中心,這些加工配送中心分布在長江、珠三角和渤海灣等經濟發達地區,加工能力達到212萬噸,拓展和穩定了家電、汽車等戰略行業的高端用戶,使寶鋼的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
而中國的鋼材貿易商則可以通過自身特點,通過加工配送和提供穩定的鋼材供應來滿足中小終端客戶的需求,針對需求量較小、技術難度不是太大的鋼材產品加工配送,鋼材流通企業只有通過鋼鐵流通整體最佳化,建立完善的產業價值鏈才能使自身得到發展。五礦公司副總經理喻恩剛表示,五礦已經建立的三個鋼材加工中心,就是圍繞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展開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也使自身得到發展。
隨著未來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鋼廠與鋼鐵貿易商將在鋼材加工配送上進一步發展,鋼材的深加工與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將成為鋼材分銷與物流發展的趨勢,也只有這樣才會使我國的鋼鐵工業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