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穩坐電子商務頭把交椅
2007-9-14 16: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網商的年度盛宴,“十大網商”的頭銜已成為備受關注的商界榮譽。本次“2007中國十大網商”評選已歷時近4個月,分設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香港6大賽區,整體范圍涵蓋全國,亦涉及海外。
自3月15日,阿里巴巴官方網站在線報名開始,經由賽區預選,全國決選等多輪連貫環節,依次推送出各賽區10強。
今年9月15日,在第四屆中國網商大會上,“2007中國十大網商”將最終在杭州塵埃落定。
網商主流化態勢日益顯著
上海一家從事家具生產的企業,在利用網絡之前從未涉足外貿領域,在成為阿里巴巴國際站會員后,經過幾年的發展,其外貿大部分訂單均來自網絡,其電子商務部就是企業的外貿銷售部,企業規模也由此實現了迅速擴大。
在網商群體里,這樣的成功故事數不勝數。
2007是網商的崛起年。調查數據顯示,2006年網絡銷售額占企業總銷售額的平均比重為16.62%,相比2005年的9.85%該比重有明顯上升。個人網商的發展同樣迅速,以淘寶網為例,2007年上半年淘寶網總成交金額突破157億元,接近2006年全年成交額169億元。
據記者了解,目前一批急需新營銷渠道的較大規模的企業,也已紛紛開始嘗試B2C交易。據了解,僅2007年上半年,淘寶網就幫助近2000家廠商成功入駐,其中既有國際頂級品牌,也有本土一線品牌,甚至包括傳統的老字號企業。
由此可見,網商群體的主流化態勢顯著,從邊緣企業到主流企業,由沿海地區向內陸擴展,行業分布由輕型化轉向輕重均衡。
與前幾年的同質化和單一性不同,今天的網商群體呈現出了異質性增強的發展趨勢。比如需求方面,過去大多集中在對信息量的需求和對操作技能的需求;現在,對信息質量、專業培訓以及誠信、支付、物流、金融乃至政策等多方面的需求,成為更多網商關注的焦點,同時不同規模的網商,也出現了利益分化。
成功網商帶動群體影響力
網商群體的成功及壯大使得其社會經濟影響力日益顯著,也帶動了其他行業和領域的創新與發展,比如金融、電子支付、信用認證、物流等。
以個體網商主導的網上購物產業為例,它不僅幫助銀行業開拓了“想做但沒精力做”的第三方支付業務、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在物流方面,每天上百萬的快遞需求也給中國快遞業增加了一個海量的新業務,比如,中國郵政專門針對淘寶網用戶推出經濟型快遞業務——E郵寶;促進了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在中國零售行業,淘寶網等網購平臺開始以外來者的身份,讓這個傳統行業重煥活力,并有利于抵御國際零售巨頭的侵襲。
同時,網商發展在促進就業、資源節約和幫助弱勢人群等方面創造的社會效益也日益顯著。有研究顯示,截止2007年第一季度,淘寶網已經為社會直接創造了超過10萬個就業崗位,間接拉動的就業機會將會更多。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制高點
馬云認為,隨著網商群體的成熟,阿里巴巴作為一個平臺也勢必要轉型,“阿里巴巴的目標就是轉變為一個綜合交易平臺,凡是中小企業需要的,我們都會設法滿足。電子商務解決了經濟發展的地區不平衡,降低了中間成本,推動了制度創新、就業,在這種逐漸生態化的網商現象之下,我們最終設想阿里巴巴也要做到一個生態系統的概念,而非簡單的供應鏈概念。”
部分大中型企業嘗試電子商務平臺,其目的并不僅僅是要拓展市場份額,而是因為原本生意不錯的這些企業,更看重電子商務平臺的推廣價值。
在采訪中,某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平臺的價值越來越大,國外客戶很看重。我們必須要占領這個制高點,一定要讓客戶在阿里巴巴網站上看到我們,這樣就會給客戶更多信心。”
在網絡時代,一切都可變為現實。通過太平洋海底的光纜,通過互聯網技術,印度人可以給美國的微軟編寫軟件,也可以幫助美國的西北航空公司處理機票訂單;而通過阿里巴巴,浙江的小商人可以管理來自全球的客戶資源及用戶需求,沃爾瑪也可以便捷地找到中國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家制造商。
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德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平臺和社區一直是阿里巴巴商務模式中的兩大關鍵詞。“基于中國的土壤,建立中國式的平臺和社區,為全球商人服務,這是阿里巴巴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